嬰幼兒教育密碼—依附感與親密感




 作者:鄭宜珉




 




芝加哥藝術中心,收藏著一幅藝術家瑪莉‧卡塞特(Mary Cassatt)的著名畫作-「哺乳的母親」,畫作當中,以溫暖的橘色系,勾勒出一位母親,懷中媬抱著一個稚齡嬰兒哺乳的景象,畫面裏,媽媽和寶寶的眼神彼此交會,雙方肌膚之間緊密貼近,寶寶滿足的吸吮著乳汁,不時還以小手,探索著媽媽的嘴部,嚐試著讓媽媽也認識自己的氣味。




 這種親子之間親密依附的畫面,自古以來,都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主題,在親子之間親密依附的發展過程中,寶寶全身的感官,都獲得了重要的刺激和發展,更因為情緒發展獲得了必要的支持,奠定了其他各方面,包含語言發展、肢體發展、認知發展、社會發展…等等的基礎。




 當然,當藝術家都注意到這個全寰宇間普遍的現象時,嬰幼兒教育和發展專家們自然不會遺忘它的存在,在對於嬰幼兒所進行的研究當中,親密感和依附感的發展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所謂依附感(attachment),是一種我們對於生命當中的特定對象,感到強烈的感情連結,當我們和他們互動時,會感到快樂,遇到沮喪時,他們靠近會給予我們安慰。一歲之前的孩子,都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各種形式的依附感;而所謂親密感(bonding),依據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創辦人,微蔓拉‧馬可蘿(Vimala
McClure)
女士的定義,親密感是全寰宇間的基本現象,用物理學的名詞來解釋,它是在產生微分子的能量場中被建立的。即使被分開,兩種能量分子也會臻至近似的迴旋,同步極化,兩顆臻至近似的人心細胞開始共同跳動。




 對於嬰幼兒是如何產生對於特定對象(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產生親密感和依附感的過程,早期行為理論學派的觀點是認為,依附感的形成是因為,嬰兒的飢餓需求,不斷因為主要照顧者的哺餵,而獲得滿足(先天動機) ,使得主要照顧者的靠近,自然變成寶寶尋求的另一種滿足感(習得動機)。兩者相伴隨的結果,使得寶寶學會喜歡一切和主要照顧者有關的事物,包含她的擁抱、微笑、笑語…等。但是,這種行為學派的觀點,卻無法解釋很多和食物無關的依附行為,像是,很多嬰幼兒會執著於一條用了很久的被單,隨時都要帶著它同行,因此,行為學派對親密感和依附產生過程的觀點,目前已經不為採用。另外一個早期進行親密感和依附感研究的學派,是心理分析學派,代表性的鋰論是艾瑞克森所提出的,嬰幼兒社會心理的發展階段,艾瑞克森認為,0-1歲期間親子互動的品質,會影響嬰幼兒的未來,產生對人信任或是不信任的人格特質。這種心理分析觀點,雖然比起行為理論,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情感觀點,但因為心理分析觀點,仍以佛洛伊德的口腔期觀點為基礎,所以仍有過分強調哺餵經驗的缺點。此外,此種觀點也過分強調母親對於依附感關係的貢獻,過少注意嬰幼兒本身對這種關係的回饋。因此,這些早期觀點目前都已經不再被採用,來解釋親密感和依附產生的過程。




 對親密感和依附感的研究,直到有依附感研究之父之稱的Sir John Bowlby,與他的學生,Mary Ainsworth的研究,開始出現曙光,Sir John Bowlby等人的研究,以所謂的物種理論(ethological theory)為重要的基礎,物種理論是目前用來研究親子情感聯繫上,最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根據這種觀點,很多人類現在的行為,都被視為演化自物種求生存的本能之上。John
Bowlby
獲得Konrad Lorenz對於小鴨子銘印現象研究的啟發,認為人類和所有大自然的物種一樣,天生就有一種內定的行為本能,要父母親靠近,以保護自己的生存,餵食固然重要,但是在演化的生物根源上,生存更是首要任務,而食物並分生存的唯一條件,這也可以從Harry
Harlow
博士在威斯康辛大學所做的幼猴實驗,看出端倪,Harry Harlow博士的實驗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觸感柔軟,卻沒有乳汁的母猴,也不願意選擇觸感冰冷堅硬,但擁有乳汁的母猴,可見,對於生存,觸覺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食物。此外,根據John Bowlby的理論,親子關係源自於嬰兒發出的一連串內在訊息,吸引父母親靠近,漸漸隨著嬰幼兒的認知和情緒能力增加,伴隨親子溫暖互動,而發展出依附感和親密感。




 這種親密感和依附感的發展,會幫助孩子建立起親子親密連結,而成為他人格重要的一部分,進而影響他其他各方面,包含認知、肢體、語言和社會…等面向的發展,因此,對於嬰幼兒時期的影響至為深遠




 親密感和依附感的發展,可以分為4個階段,在出生到6週左右的前依附感階段,寶寶會運用天生的訊息,像是微笑、哭泣、眼神接觸吸引父母靠近,當父母給予正面回應時,寶寶停止哭泣或是表現快樂,來給予父母回饋,父母的行為會因為受到鼓勵而增加,此時寶寶雖可以認得母親的氣味和聲音,但卻未發展和她的依附感,因為他們並不介意不熟悉的成人和他們在一起。到寶寶6週至6-8個月,是依附感發展中階段,孩子開始對熟悉的照顧者和陌生人有不同反應,在和父母互動以及焦慮獲得解除的經驗中,他們學會了自己的行為會對週遭他人有影響,開始產生信任感,雖然此時已經會分辨陌生人,但是和父母要分離時還不懂得抗拒。接著,是依附感清楚切分階段,大約是寶寶6-8個月至18個月-2),此時,寶寶明顯產生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感,信賴的成人離開時,展現分離焦慮,幾乎所有孩子都在6-8個月開始產生分離焦慮,15個月左右達到極至。會尾隨或是攀附在成人身上,當成探索環境時候的安全基地。最後,互惠關係形成,大約是寶寶18個月-2歲以上,2足歲左右,孩子開始學會用協商方式,像是請父母親說個故事,作為允許她離開的條件,取代分離時候的抗拒行為。




 Mary Ainsworth和同事在1978年,設計了所謂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用來測量1-2歲間,孩子的依附感品質,她們認為,如果孩子在嬰兒時期,有良好的依附感發展,就會在把主要照顧者當成安全基礎的情形之下,探索陌生的遊戲空間。結果發現,他們可以分辨出1種安全的依附感,和3種不安全的依附感(躲避型依附感、抗拒型依附感、混淆型依附感),這一些不同依附感的形成,和嬰幼兒時期,親子之間互動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為了讓所有的嬰幼兒,都獲得良好的依附感發展,國際組織—國際依附感教養機構(Attachment
Parenting International)
,發展了一套依附感教養方式,又可稱之為和平教養方式,或是親密育兒方式,由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進行整理翻譯,內容包含了哺育母乳、嬰幼兒按摩、多抱孩子…等等,分為嬰兒篇和兒童篇的各「8種理想的教養方式」(本項資料歡迎向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進行索取 ),藉著具體的育兒建議,讓父母親了解幫助嬰幼兒產生良好依附感發展的方式,非常値得為人父母者以及教保人員進行閱讀了解。




 親密感和依附感,因為源自於物種最本能的求生存需要,所以可以說是嬰幼兒階段,最重要的發展課題,在開始講究幼教向向延伸的嬰幼兒教育的當代幼教學術領域當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觀念,安全依附感發展的孩子,在預後上,有比較好的認知和社會發展,反之,不安全的依附感發展,通常也是青少年和成人問題的重要指標,為一個和諧而美好的未來世界,奠定基礎,本來就是嬰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因此,推廣親密感和依附感的教育和了解,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