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鞦韆 搖來盪去平衡好




 




文章取自<律動生活No.32>
:柯寶絢/ 諮詢老師:林怡君(雲門舞導教室老師)




3歲的豪豪很愛盪鞦韆,而且每次都要求媽媽將他盪得很高很高,高到媽媽有點兒擔心:會不會太危險啦?可是豪豪不但兩手將繩索握得很緊,臉上還笑得很開心呢!




盪鞦韆是孩子相當著迷的遊戲器材。尤其37歲的孩子,正值「前庭系統」蓬勃發展,更需要跑跑跳跳、盪來飛去等劇烈運動,來滿足身體所需要的刺激。




★盪鞦韆有助於平衡感和情緒發展




「前庭」位於內耳,可以向大腦傳達關於重力、空間、平衡與協調的訊息。當前庭系統覺知頭部位置改變,便將訊息傳遞給中樞神經:「嘿,現在頭歪歪的喔,跟地面呈現30度傾斜!」大腦再整合視覺、本體感所傳遞而來的資料,確定身體相對於空間的位置、前進的方向和速度,形成理解:「喔,因為現在車子正在爬上坡,有時候還會轉彎,所以頭歪歪的~」,進而調整身體姿勢來維持平衡。這也就是為何開車的人比起乘客較不容易暈車的原因,因為司機多了視覺的回饋,大腦就不會受限於訊息不協調而產生暈眩。




除了平衡感,前庭也對情緒具有影響力當身體慢速搖晃時,有助於穩定情緒;快速旋轉和俯衝,則會興奮神經並讓身體保持警覺。盪鞦韆速度可快可慢,既能享受俯衝的快速刺激,難過不安時坐上鞦韆輕輕搖擺,又能平撫心情,正所謂「輕晃重搖兩相宜」,可說是滿足前庭系統很棒的活動。




★盪鞦韆是安全的前庭刺激




前庭刺激可依運動方向分為三類:水平、垂直和旋轉。所謂水平,指的是運動方向地面平行的活動動,譬如跑步、騎車、盪鞦韆、搖搖馬和溜滑梯,安全度較高也最被廣為推薦。垂直刺激則包括跳彈簧、蹺蹺板等令身體垂直上下的運動,爸媽可以發現:4歲以上的孩子時常蹦蹦跳跳的,這是他們自我滿足前庭刺激的本能。旋轉則是當中最劇烈的刺激,轉圈圈、咖啡杯、旋轉飛椅皆屬此類,由於旋轉對於曾有癲癇病史或者心血關相關疾病的孩子具備潛在危險性,比較不建議在孩子「被動」的情況下實施,譬如抱著他們或者坐在旋轉椅上,拚命地快速幫他們轉圈圈。




★盪高盪低 由孩子自己決定




年幼的孩子,玩盪鞦韆通常需要爸媽協助推動。1歲半的孩子,爸媽可以選擇座椅型的鞦韆,並繫上安全帶,以免孩子雙手力氣不足,意外墜落;3歲以上,即可嘗試一般在公園最常見的軟膠片椅座。推動的力氣由小漸大,爸媽可以先站在鞦韆前方側邊輕推孩子的膝蓋,並藉機觀察孩子的表情:害怕,便減小幅度甚至立即停止;開心,就再試著推高一點。在孩子迎面盪來之際,頑皮的爸媽可以偷偷伸出魔掌假裝抓他,孩子不但覺得更有趣,鞦韆遠離時更有「抓不到,抓不到」的得意。




等孩子逐漸熟悉盪鞦韆之後,爸媽改站在孩子後方,輕推孩子脊背。這種推法對大人和小孩而言都比較安全,而且能推得較高。約莫6歲左右,孩子可以開始運用全身的平衡感、肌肉和本體知覺,自行將鞦韆盪高。不過這還是需要多次練習,畢竟即使是大人,也不一定能盪得好呢。




4個搖來盪去的居家小遊戲




除了到公園盪鞦韆,爸媽的雙臂也能為孩子創造和盪鞦韆同樣的樂趣和前庭刺激效果。趕緊關上電視,站起來一起玩吧!




※烤乳豬:




爸媽兩人都有空閒時,可以一個抓住孩子的胳肢窩、一個抓住雙腳,讓孩子像烤乳豬一樣左右搖或者前後搖。剛開始不要搖太高,觀察孩子的表情再逐漸加快速度。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老師林怡君建議,爸媽口裡若是跟著節奏再伴唱著「搖啊搖,船兒搖到外婆橋」,將會更有樂趣。




※海盜船:




遊戲方式和「烤乳豬」差不多,只是改成將小小孩放在一條又大又厚的浴巾上,由爸媽穩穩地拉著浴巾的四角,前後左右搖。速度一樣由慢漸快,依照孩子的表情適當增減。




※人力盪鞦韆:




倘若只有一個大人有空,孩子同樣可以享受盪鞦韆的樂趣。請爸媽站在孩子後方,用手撐住孩子的胳肢窩(力氣大的直接用手掌,力氣小的則雙手環抱孩子、以前臂支撐孩子重量),舉起孩子左右搖晃。如果家中有大鏡子,林怡君建議站在鏡子前面玩,爸媽便可從鏡中清楚看見孩子的表情,孩子也增添視覺上的樂趣。待左右搖過癮了,爸媽接著打開雙腳,改成前後搖晃,孩子一定愛死這個專屬於他的「人力盪鞦韆」!




※前俯後仰:




平時孩子賴在大腿撒嬌時,爸媽除了給他深情擁抱,也可以屁股為支點,和孩子一起像個鐘擺,前後、左右搖晃。如果想加大搖擺幅度,請爸媽和孩子面對面坐著,手牽手,像拔河一樣,先朝後拉讓孩子自然往前傾,然後起身前俯趴下、讓孩子變化成仰姿。待孩子玩上手後,再慢慢加快速度。由於這個活動需要善用腰部巧勁,請爸媽量力而為;引導孩子前俯後仰時,也請注意孩子安全,不要太用力拉扯




 




http://www.cgds.com.tw/node/19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