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童行為的瞭解與輔導—阿德勒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




 




◎曾端真
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http://www.twsgi.org.tw/newsinfo.php?news_id=4470&level1_id=2&level2_id=16






 




 兒童的外顯行為是心理的部分表徵,瞭解其背後的原因,將有助於教師矯正兒童的不良行為。本報特登載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曾端真院長,以「兒童行為的瞭解與輔導——阿德勒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為題進行探討,文章將分7次刊登,以饗讀者。




 




一、前言




 




   阿德勒(A.Adler,1870-1937)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也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曾是維也納精神分析研究社的重要成員,後因和佛洛伊德在人格的理念上分歧,而離開佛洛伊德團隊另創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阿德勒在維也納致力於訓練教師及父母,廣受尊崇與歡迎,其心理治療理論也被後世許多治療學派所引用,如現象學派、社會建構取向、敘事治療取向、以及認知治療取向等。阿德勒也被心理治療界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阿德勒的論述被其弟子推廣至學校教育、班級經營與親職教育上,且發展成極為著名的訓練模式,如父母效能系統訓練(STEP: Systematic Training of Effective Parenting)。




本文以兒童輔導為主軸,將著重在說明如何運用阿德勒的理論在兒童行為的瞭解與輔導之中。




 




二、瞭解兒童的行為意義




 







 (一)從全人觀點了解兒童的行為




    人們習慣於只看兒童的行為表象,當人們在述說兒童的行為時,大都以眼睛所觀察到的動態舉止為主。父母或教師更是容易以刻板化的思考來評斷兒童顯之於外的行為,無法對兒童的行為有整體的認識。




   兒童的行為反映出內在的信念與感受。基於身體與心理交互影響,行為也會受到身體狀態影響。兒童的行為是其信念、感受、生理交互影響下的結果,如果我們對兒童的行為沒有從全人的觀點來了解的話,便無法對兒童施以有效的輔導。




   若以冰山來比喻人的行為,外顯行為是兒童行為冰山之角,是表面的現象,只是我們所看到的冰山是浮在水面上的部份,沉在水面下的部份才是瞭解兒童問題的重要元素。在冰山下的元素有信念與感受,其中尤以兒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感是影響行為的核心要素。




   例如:說謊的行為是明顯的外在行為,它浮在冰山之上,非常容易辨識。當教師面對兒童的說謊行為,必須深入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去探索水面下的冰山。欲暸解孩子說謊行為深層的信念與感受,需要從孩子所處的社會情境來探討。因為每個孩子所處的社會情境殊異,他們所擁有的能力和經驗也大不相同,我們必須能瞭解孩子在該社會情境中有什麼感受,他們對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信念,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又是如何,之後,我們才能對其說謊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意義——也就是深埋水底的冰山——有所瞭解。




   父母與教師必須以謙虛的態度來看待兒童的個別經驗,如果我們自以為瞭解兒童,我們很難張開眼睛與耳朵去接近兒童,去探索他們的冰山深層,也將阻斷輔導他們的管道。




 




   (二)社會興趣與兒童行為




 




  「社會興趣」是阿德勒學派最重視的一個概念。所謂的社會興趣,意指對他人、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與熱情,且能以行動表現出來。社會興趣是一種比歸屬感更積極的概念,是一種主動為人群的利益而付出的情懷與行動。一個願意付出的人,其內在必然擁有豐富的愛以及安全感,也有勇氣面對挫折。




   透過社會興趣,個體得以與他人產生良好的連結,並能與社會及環境維持合作的互動關係。有著健康的社會興趣者,對大自然環境、對整個人群與社會,會有生死與共的情懷,在日常生活中會以愛心為出發,以實際行為表現對大自然與對人們的關懷。他們不輕易浪費與破壞天然資源,也隨時關懷人群與社會。




   回到兒童身上來談社會興趣,社會興趣是兒童對他人表達友愛與關懷的態度和行動,社會興趣可以從兒童與他人連結的態度和行為上展現出來。具有社會興趣的兒童才能在學習中和各種遊戲的情境裡與他人合作。社會興趣是兒童具備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友善的人際關係之重要基礎,若他們缺乏社會興趣,便無法以適應良好的行為來與外在世界互動。




   阿德勒認為缺乏社會興趣的孩子,因為不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在團體中難以擁有角色與位置,將會產生自卑感。兒童的偏差行為便是為了克服自卑感所產生的因應方法。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阿德勒認為核心議題在於開發孩子的社會興趣。具有社會興趣的兒童才能與同儕友善互動,有勇氣學習,以及能負起課業要求的責任。




 




    (三)自卑感與虛構的目標




 





   每個孩子都必須在家庭中,以及在社群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經驗,才能培養出高的自尊與自信。阿德勒學派認為孩子在家裡或團體裡若沒有得到健全的關愛和訓練,會產生自己不如人或自己是不重要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為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種非常難承受的感覺,孩子會用他們自創的方法來減輕自卑感。




   與自卑感相對的是優越感,是一種覺得自己有價值和被重視的感覺。當孩子無法在生活中獲得優越感的滿足時,會為自己設立一個虛構的目標,來驅除痛苦的自卑感,以滿足虛假的優越感。兒童用來追求虛構的目標的行為往往便是一種適應不良的症狀。




 




(943)




 





   (四)兒童會創造獨特的行為模式




   阿德勒學派又稱為「個體心理學」,目的在傳達該學派的主要概念之一,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意即每個孩子的行為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我們必須尊重其個別性。




   人自出生便開始創造方法來適應周遭世界。嬰幼兒雖然無獨立的行為能力,但是他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去適應外在世界。若他的哭泣無法達到引起成人注意的目的,嬰兒會改用其它方法,會嘗試各種方法直到成人回應為止。每位小孩子都會創造方法來適應外在世界的需求以及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




   阿德勒同時主張人是社會性生物體,生而必須依靠人群才能存活,人與人的關係是人類生活幸福與成功的關鍵。如前所述阿德勒極力強調的便是成人必須為孩子營造發展「社會興趣」的成長環境。如果孩子的社會興趣在成長歷程中沒有被開展出來,他們所運用的方法中必然會出現許多不被成人世界所接受的行為。我們日常所見的兒童偏差行為,是兒童為了追求在團體中擁有一席之地所用的方法,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讓自己擁有價值感的生存之道。幸運的話,兒童能遇到具有社會興趣的成人,以合作與關懷的態度即時幫助他們修正不良適應行為。但是多數孩子沒有如此幸運,他可能被忽略、被處罰、或被縱容,這些經驗會讓孩子持續以不良的行為模式來因應其內在的自卑,導致孩子無法發展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五)兒童以其主觀意識來與外在世界互動




   阿德勒強調個體的自主意識,他認為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過程,自己會主動創造出因應的信念與方法。




   小孩子擁有感覺敏銳的心,那是孩子的珍貴資產。小孩子的心有如尚未蒙塵的鏡子,總是會如實的反應出其內在的感受。小孩子的痛苦其實就來自他們的感覺是那麼的敏感,而思考卻尚未發展成熟,只能以其不成熟的思考能力來理解他們所看到、所聽到、以及所感受到的一切經驗。他們的理解是主觀的,是從自身經驗出發的想法,因為他們的經驗不足、知識和技能匱乏,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經驗來理解與面對外在世界。孩子無法超越自身經驗之外來理解所發生的事情。




   兒童的偏差行為是他們在既有的身心條件下所創造出來的方法。相較於成人,孩子身軀矮小力氣不足,身體條件限制了他們對抗外力的能力。外在多數情境,在孩子的眼裡都是龐然大物。在成人的世界,孩子處於絕對弱勢,站在孩子眼前的成人,從他們的角度看來都是巨人。當幼小的身軀環繞著高大且陌生的人、事、物時,樣樣對他們深具威脅。大家應有一個共同的經驗,那就是當我們重遊兒時場景,會發現兒時記憶中的高牆原來只是個小小的土牆;兒時覺得走不盡的長路原來只不過是短短的一條街罷了。




   我們的責任是提供孩子被信任的關係與安全的氛圍,接納他們的主觀信念,他們才能冒險踏出自己的思考範疇,接受成人的指導。若只是從成人角度來批判兒童的信念,將徒增孩子的不安全感,他們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阻斷與成人溝通的管道,成為大人眼中不受教的孩子,然而孩子何其無辜!




 




(945)




 




三、輔導兒童的態度與方法




 




   (一)以客觀態度面對兒童的偏差行為




 





   「偏差」是一個相較於「正常」的形容詞。所謂的正常,是一般用來描述符合大眾期待以及符合社會規範的現象。成人對於兒童行為的期待與規範,多數是主觀性的價值評斷,兒童行為偏差與否常是成人評價下的結論。




   從教育及輔導的觀點,我們不能用評價性的角度來批判孩子的行為。反而要將兒童的偏差行為視為重要的訊號,此訊號在告訴我們孩子必然遇到了成長困境,需要成人及時予以關切。得到即時幫助的兒童,即可避免以其主觀意識及自我創造的適應不良方法來面對困境。




    




   (二)獲得兒童的合作    




 




   阿德勒強調協助兒童的第一步是獲得他們的合作。我們若能以關懷孩子的態度來接近他,讓他們感覺我們是安全的,才能贏得他們的合作。出現偏差行為的兒童,必然對週遭世界有著不信任感,而且缺乏社會興趣,他們沒有能力主動和大人產生合作的連結關係,若學校教師未能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則教師的任何介入,對孩子而言是另一項外加的壓力或威脅。我們常發現孩子會躲避教師的關心,教師感覺與孩子的連結困難重重,原因即在於我們未覺察外來的關心若方法上、態度上不對,對孩子是雪上加霜,而非雪中送碳。




       




   (三)瞭解孩子的自卑感與虛假的優越感 




 




   獲得兒童的合作之後,接著,我們必須瞭解孩子為什麼需要用偏差行為來面對生活與學校課業?他們需要保護自己什麼?我們必須關心此偏差行為之下的冰山-孩子的信念、感受與自我價值感。




   阿德勒主張孩子會為了克服內在的自卑感而創造一些方法來讓自己覺得優越。他們的方法或許是錯的,但卻能為其小小的心靈帶來些許慰藉,讓自己暫時脫離自卑感,沉醉在優越的感覺中。瞭解這些孩子的「自卑感與虛假的優越感」才能幫他們突破偏差行為等現象。




 




   (四)開發兒童的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生而具有社會興趣的潛在特質,因為人是社會性的生物體,與人有良好的連結是內在的需求。他說嬰兒自出生便需與母親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否則「哺乳」這件巨大工程便完成不了。不過阿德勒強調社會興趣雖然是內在特質,但是需要後天的引導才能發展出來。社會興趣不會自然的發展,它必須在人際關係的體驗中開展。嬰兒與母親的合作關係,是一個起始點,與父母及手足的互動都是社會興趣發展的關鍵性園地。依阿德勒的觀點,幼稚園與小學教師在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興趣方面,必須扮演主動與積極的角色。因為教師是教育專業人士,父母不是教育專家,當家庭失功能,無法為孩子開展社會興趣時,學校責無旁貸應挑起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興趣的重責大任。教師能否盡全力來負起此責任,也是一種社會興趣的展現,是一種願意與家庭合作,願意為孩子的未來付出的情操。阿德勒非常重視教師的訓練,具有社會興趣的教師,才能為孩子開發社會興趣。




 




 (FINAL)




(七)提供矯正性經驗




 




   兒童基於思考的主觀性以及經驗的不足,其理解經驗世界的能力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他們的信念常常是扭曲的。為了修正他們的信念,成人必須雙管齊下。教師與父母一方面必須以正確的方法來和孩子互動,讓孩子擁有美好的人際經驗,以豐富孩子腦中正向的人際經驗印象;另方面,在兒童已經出現偏差行為時,提供孩子矯正性經驗,讓孩子腦中不良的印記能被矯正。




   孩子們不可能憑空就擁有正確的知識與能力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我們必須先想想孩子目前的處境,為他們搭一個適合他們往上爬的鷹架,以利於他們吸取豐富的知識與發展能力。在此過程,還需隨時在旁輔助與鼓勵,孩子才有勇氣放棄那些為了虛假的優越感所創造出來的偏差方法。孩子所用的舊方法是他們所熟悉的,雖然不利於成長但是他們覺得安全,因為那些方法在他們的掌控與理解範圍之內。任何新方法對他們而言都有不確定性,所以必須有一個足夠信任與鼓勵性的環境,他們才能邁開腳步嘗試新的行為。




   教師或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常感覺到孩子的反叛,孩子似乎並不領情。仔細思量其中緣由,大都是因為成人沒有先幫孩子豐富正向的經驗和知識,因而他們沒有能力改變;成人也沒有提供安全的矯正性經驗,因而他們沒有勇氣去接受教導。 




 




(八)鼓勵




   鼓勵意指以信任的態度讓孩子體驗憑藉自己的努力與負責來解決問題的歷程,以培養孩子的自信與負責的勇氣。鼓勵的結果是提升冒險的勇氣與自我價值感。鼓勵與稱讚不同,稱讚是針對孩子的成就,而鼓勵是針對孩子的付出,鼓勵永遠與負責的行為相伴。自信與負責的孩子,才能與他人有良好的合作關係,才有勇氣走出自我中心。




 




(九)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




   阿德勒學派提出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的訓練模式,教導孩子瞭解行為和行為結果間的關係,培養符合社會規範的態度和行為能力,以便在社會生活中有良好的適應。




   自然後果意指因行為本身所導致的自然結果,此結果是孩子事先未預期到的。如:跑步跌倒,導致膝蓋瘀傷,孩子在此自然後果的經驗中,可以學會內在自我控制的行為。使用此策略的原則是,一旦孩子已經驗到行為的自然後果,成人就不要再外加處罰,處罰不只讓孩子覺得自尊受傷,他們從自然後果所學得的教訓,也將被處罰而抵銷掉。




   邏輯後果則是經過人為安排附加在行為之後的結果,目的在於協助孩子逐漸學會自我負責的行為。此人為的安排必須和孩子以合作的態度討論過,被孩子所瞭解與接受才能實施,若逕由成人外加在孩子的行為之後,則會成為處罰,無法讓孩子學到行為與結果間的關連,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就是運用此策略的原則是,師生必須有良好的關係,師生間以社會興趣為基礎。若師生雙方不是合作的關係,教師立於權威者位置的話,孩子只是懼怕權威,無法從邏輯後果的經驗中產生學習效果。




 




四、結語




 




   本文以阿德勒學派的觀點,說明兒童如何因其主觀的理解而產生自卑感,以及兒童如何以自我創造的方法來因應困境。本文強調社會興趣的開發在輔導兒童上的重要性。在兒童行為的訓練上,提出鼓勵、邏輯後果與自然後果的原理與方法來培養兒童的責任感與勇氣。當我們對兒童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又能以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兒童,必能一步一步把孩子帶離偏差行為,重新建立負責與具有勇氣的信念,以適應良好的行為來克服自卑感以及追求優越感的滿足。




 




 




後記:




每個孩子都必須在家庭中,以及在社群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經驗,才能培養出高的自尊與自信。阿德勒學派認為孩子在家裡或團體裡若沒有得到健全的關愛和訓練,會產生自己不如人或自己是不重要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為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種非常難承受的感覺,孩子會用他們自創的方法來減輕自卑感。




 與自卑感相對的是優越感,是一種覺得自己有價值和被重視的感覺。當孩子無法在生活中獲得優越感的滿足時,會為自己設立一個虛構的目標,來驅除痛苦的自卑感,以滿足虛假的優越感。兒童用來追求虛構的目標的行為往往便是一種適應不良的症狀。




我們的責任是提供孩子被信任的關係與安全的氛圍,接納他們的主觀信念,他們才能冒險踏出自己的思考範疇,接受成人的指導。若只是從成人角度來批判兒童的信念,將徒增孩子的不安全感,他們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阻斷與成人溝通的管道,成為大人眼中不受教的孩子,然而孩子何其無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