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見天使〉不教孩子畫畫




文/朱台翔




 




三歲半的兒子很喜歡畫畫,起初他的畫都是要配音的;必須是一面畫一面講解,媽媽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




 




譬如由上往下畫一條長長的線,他說這是101;一條比較短的線上面加一個圈圈,他說這是樹。這樣,媽媽就會發出欣賞的讚嘆聲,然後,像收藏珍寶似的,收集起來。慢慢的,他能畫出具象的東西,而且下筆毫不猶豫,譬如畫高鐵,他兩筆一勾,就勾出了車身,再加上幾個窗戶。




 




遇到兒子問她怎麼畫的時候,她不但不教,甚至還刻意迴避。鄰居阿姨看了忍不住說:「妳這樣不行啊,小孩問妳,就表示他餓了,妳怎麼可以放棄餵他的好機會呢?」她說:「我不教他畫,是因為我想要他畫得像,不希望他畫的是很精確的那種。他的畫應該是他觀察出來、感受出來的,或至少是他印象深刻的。」




 




她隨手指了一下小傢伙畫的火車說:「如果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它少了前車燈和車頂蓋。但沒有畫出來,就表示那些東西對他來說不是很重要。」




 




阿姨一副「聽沒有」的樣子,她不得不提到自己小時候的經驗;常常參加美術比賽都會得名,因為畫得很像、又能把顏色塗得很飽滿;但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創造力,沒有辦法透過畫畫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其實,也很難說她到底有沒有教。譬如有一天,兒子畫的是101煙火,她心血來潮忽然想起就問:「你會畫有人照相嗎?」看兒子不知道怎麼著手,就又問:「你會畫腳架嗎?」小傢伙立即畫了一個大大的「倒V」,尖尖朝上,她再問:「照相機放哪裡呢?」兒子在尖尖的上方畫了一個圓圈,再在圓圈外面加一個長方形。




 




只是,鄰居阿姨恐怕很難想像這種不教的「教法」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27/today-family3.htm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情緒可以分心理與生理兩個層次來談,如果我們單純聚焦在生理,那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情緒是種生理反應。




 




這種生理反應,部分是由內分泌系統來掌控。而內分泌系統的變化,通常比較慢。譬如,我們以為眼前有蟑螂,嚇了一跳,近看才知道只是紙片,雖然我們馬上意知到我們搞錯了,可是,在生理上,我們可能要等更久才能平復(例如:心跳穩定)。




 




我們的孩子,因為大腦結構的問題,相對於一般人,會引起他情緒反應的刺激較多,較不一樣,引起的反應也較大。所以,他們需要比一般人更久的時間,生理反應才能回到平均值。




 




再加上他們思考上的侷限,與情緒反應有加乘的作用,就會有堅持度高,或白話說很「ㄌㄨˊ」的現象產生。




 




這時候,最好的方式,要「等」,通常要等他們很久!同理,就是面對情緒,等待的方式之一。




 




不過,現代工商社會,大家的步調都很快,常常沒有時間等待,這很可以理解。只是,我們試試看,偶爾一、兩次,等孩子看看,他們自己可以找到策略,去調控自己的情緒。有的開始會用放鬆的方式,有的會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有的開始在認知上提醒自己。




 




等孩子平復了,我們鼓勵他,並跟孩子探討他使用了什麼好方法!




 




孩子到新環境,或遇到新的人,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等孩子,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表現,孩子自己慢慢抓到某些方向,或者我們慢慢提示,有些還是可以表現出來。




 




我們的孩子,觀察很細膩,視、聽、觸覺都有可能。要讓孩子多觀察,也要「等」。很多好的想法,最具有創意的作品,都要時間來醞釀




 




我們的孩子,表達的時候,常會把所有相關的事情都交代一遍,或者,是要找出最精準的字眼來回答。我們不急著插話,要耐得住沉默的尷尬,要學習引導的技巧,給孩子時間說,他說越多次,就能夠越順暢。




 




朱校長的文章,在談引導畫畫這件事,裡面的精神,就是「等」。讓孩子多思考,不急著用既定的框架框住孩子,給孩子多一點空間。我們的孩子,有些畫畫的時候常會拖很久,可是畫出來的東西令人驚艷,我認為等待是值得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27/today-family3.htm




 




另外,跟大家介紹一本書《用點心學校》,是在講食物之間的故事,生動有趣。這是我們一位版友介紹我看的書,故事有創意,也畫得好。我為什麼要講這本書呢?




 




常有人說,我們的孩子沒有想像力,這點我非常不同意。那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表現的時間不夠,或者,是我們看不懂孩子表達的方式,還有,我們直接給了孩子太多既定的框架,強灌到孩子的腦袋裡。這本書所呈現的創意,讓人愉悅,天馬行空的「白日夢」,正是孩子的心靈休息時間。




 




多跟孩子一起看看這類的書,聽聽孩子的奇思妙想,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比較懂得變通。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0927




 




晚了,要準備睡囉!祝福您與孩子,今晚睡得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