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感覺統合治療 ---


簡介職能治療中所運用的感覺統合治療理論和其原理。


 


 


1.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感覺統合理論是以神經醫學、神經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發展出此一理論。此理論認為唯有基層的訊息傳遞良好,全面發展的大腦其高階層的功能才能加以發揮,而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為個體發展早期的最基礎的三個感覺系統,若發生障礙,則會影響未來更高階層的皮質功能。


 


身體處理來自外界各種的感覺訊息的主要神經構造為腦幹、下視丘等,在此處 感覺訊息被適當的加以統合,促使更高層的皮質功能發揮,使個體可以處於良好的狀態進行學習。


 


一般感覺統合治療適用的病患,通常是有感覺統合障礙的病人,感覺統合障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缺失包括:姿勢控制不良、身體印象差、動作不協調、語言遲緩、視知覺動作障礙、動作計劃能力差、不專心、無法自我控制、缺乏自信、抽象思考能力或是慣用手未加以建立等。


 


主要的治療方式便是提供合宜的本體覺、觸覺、前庭覺的刺激活動,使病患能主動的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


 


 


 


2.何謂感覺調節問題?


感覺調節問題是指中樞性神經系統對於本身活動的規律、調節性,對感覺系統而言,感覺調節是指對於正在輸入的感覺刺激,適當的加以分級、定義,產生相關的反應,而不會對其反應過低或過度。對感覺的反應或一個人的警醒程度與定向感是平行的在一連續線的兩方,由低反應到高反應,由昏睡到清醒到過度警醒。


 


功能表現傾向於低反應的個體,被形容成是感覺註冊的功能不佳,因此可能會無法注意到一些會引起一般大眾注意的感覺刺激,而若是感覺調節的反應性過高,個體便會有感覺防禦的現象。因此對於一般很普通的感覺刺激,感到相當有壓力,覺得被衝擊到,十分的不舒服。


 


感覺註冊問題和感覺調節的問題(如觸覺防禦)在本質上不同,但在感覺註冊的概念被提出後,許多在感覺統合此一領域的專家們則主張感覺註冊和觸覺防禦是有關聯的,而且都是由於腦部邊緣系統來加以調節。


 


  


 


3.何謂重力不安全感?


重力不安全感是前庭覺過度反應所表現的一種行為,特別是內耳器官對在空間中的線性運動(如重力吸引造成的直線加速)所產生的感覺,兒童若是有這方面的問題,便會對受重力影響的一些須做動作的活動,感到相當不安全。因此在一般的活動中有極度害怕的現象,會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對於頭部位置和動作的改變感到相當的害怕,特別是在空間中向後和向上的移動,兒童會害怕高度,即使是離地面只有一點點的距離,對於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更是一項相當難的挑戰。


 


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通常會表現出極度的害怕、焦慮或是甚至拒絕爬上樓梯 電梯,以及任何要爬到高處的遊樂設施,或任何無法事先預測的物體表面。有些兒童甚至會對只有一點點的高度改變,像是走在草皮的邊緣處,或是跨過一個積木,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不已。


 


  


 


4.何謂姿勢不安全感?


 姿勢不安全感和重力不安全感的情況類似。針對兒童會因動作方面的因素而產生害怕的情況。姿勢不安全感的產生原因並不是因為前庭刺激輸入的過度反應 而是因為兒童缺乏適當的動作控制能力 因而無法維持自己在各項活動中的姿勢 會經常跌倒。所以有姿勢不安全感的兒童 他們的動作表現經常是緩慢的 而且對 作出動作 這項要求 經常感到非常的害怕。兒童們的害怕、恐懼 便是根據他們動作遭受限制的真實情況反應。而這一個專有名詞姿勢不安全感 便是指有這些情況的兒童們。


 


通常 我們不容易分辨兒童的焦慮是否是因為 感覺系統的過度反應或是動作控制的受限 因為這兩者的情況都可以造成焦慮的產生而且這兩者的情況經常也同時發生在同一位兒童的身上。然而 有時候 這兩種情況的分辨又可相當的清楚。例如 有輕微痙巒的下肢型腦性麻痺兒童 通常會有姿勢不安全感 而非重力不安全感。他們會在攀爬活動時顯得很焦慮但是當他們受到前庭刺激時 他們可能會顯出很喜愛前庭刺激的表情。像是頭在安全的保護情況下 往側邊或是各個方向傾斜 並且他們不須依靠自己的動作技巧 就可以維持在一個安全的姿勢。


 


  


 


5.何謂觸覺防禦現象?


觸覺防禦是對於碰觸的感覺有過度反應的傾向,若有觸覺防禦的現象時,則容易見到該孩童較一般人更易生氣、易怒,或是感到不舒服,讓一般人覺得其反應過度,尤其以輕觸(light touch)最容易令其感到不適。所以一般日常生活中,如穿衣、洗澡、刷身體、洗臉刷牙等活動,都容易引起觸覺防禦的現象。


 


由感覺統合觀點來看,有觸覺防禦現象乃是基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有問題,個體經由各種感覺傳輸進入大腦,進行各種感覺的註冊(sensory registration),將各種感覺傳入後,加以調節整合,使大腦能進行更高階層的功能運作。但對於觸覺防禦的孩童,其觸覺註冊過程中有問題,對於環境中的觸覺刺激,感受過於敏感。


 


由於神經系統對於觸覺的感受過度反應(hyperresponsivity),所以孩童對於一般正常人所感到的輕觸,會因神經過度反應而對該感覺感到不舒服,也因此,對於觸覺刺激,該孩童會有防禦,負向情緒出現,如生氣、發怒,由於不喜歡受到觸覺刺激,該孩童對於他人的碰觸也感到不適,因而可能不喜歡和他人一起遊玩,與他人疏離,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


 


  


 


6.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


一、觸覺活動


1.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2.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3.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4. 玩黏土遊戲,例如將黏土做成各種動物形狀。


5. 玩手指畫(可以顏料、醬糊、砂等當材料)


 


二、前庭本體覺活動


1.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2.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3. 讓小孩坐在大球上,雙手扶住其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


4.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腿做來回向下俯衝動作。


5.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


6. 趴在大球上做活動,如繪圖或拼圖。


 


三、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1.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2.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1.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2.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3.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4.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比較簡單的解釋如下:


 


1. Unusually high or low activity level (異常的過動或安靜)


 2. Dislike of new situations (不喜歡新的變化)


 3. Love of spinning, swinging, or rocking (喜歡轉圈圈, 搖晃)


 4. Disliking the way clothes feel, especially tags and socks (不喜歡衣服的感覺, 特別是吊牌及襪子)


 5. Picky eating (對吃很挑剔)


 6. Sensitivity to sound (對聲音敏銳)


 7. Unusually high tolerance to pain (有高度忍痛力)


 8. Trouble with coordination and motor planning (無法進行動作計劃與協調)


 9. Noticing smells other people do not notice (聞到別人不會注意到的味道)


 10. Dislike of bright light (不喜歡亮光)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台灣撰寫的文章所描述的症狀, 寫得更細更廣, 例如:


1. 常會撞到桌椅或碰掉桌上的東西。


2. 常有打人、推人的行為。


 3. 怕爬高或被高舉。


4. 智力正常,但唸書常會漏字或寫出來的字左右相反.....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