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媽咪寶貝 5月號 NO.143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蔣立德


 


 


 依據統計資料,臺灣地區約有7.5%10%的學齡兒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臺灣約有20多萬的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擾,其中男童有此症狀的比例約為女童比例的3倍,另一方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容易被家長忽略而延遲就醫。


 


何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常見許多父母主訴,家中的寶貝無論在哪裡老是坐不住,像個毛毛蟲一樣動來動去,常常搞不清楚究竟是好動?還是過動?為什麼沒有辦法專心下來?有些時候,也誤以為小孩愛亂動、無法專心、忘東忘西等乃是天生氣質導致……其實對於小孩是個專注力不足,做任何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家長來說,可以透過多層面向仔細觀察孩子到底是好動還是過動,及早發現原因,找尋適合的治療方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蔣立德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其實是個正式的疾病診斷。國外稱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簡稱ADHD)。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指出(DSM-IV),ADHD的主要病徵是:


1注意力渙散(inattentive)或集中困難(Attention-deficit


2活動量過多(hyperactivehyperkinetic


3行為衝動、自制力弱(impulsive


 


發生原因→遺傳占多數


根據研究指出,有78.8%ADHD患者來自於遺傳,這群人的腦前額葉分泌出的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量相較於一般人明顯偏低,也因此無法有效篩選進入大腦中的訊息,近期的研究也發現,經過大腦掃描後可以見到ADHD患者腦部的葡萄糖代謝活性也相對於一般人低上很多,因此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缺乏行為控制的能力,計劃組織的能力也不佳,進一步呈現出過動及衝動的症狀。其他引起ADHD的原因還包括心理因素如家庭互動、長輩管教的方式和社會文化等因素。


 


依據統計資料,臺灣地區約有7.5%10%的學齡兒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臺灣約有20多萬的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擾,其中男童有此症狀的比例約為女童比例的3倍。蔣立德醫師指出,基本上患有ADHD的人數大幅超過臨床上見到的個案量,這是因為ADHD分成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而過動症狀能在兒童時期或是幼兒階段透過行為表徵被觀察,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則很難在孩子早期的行為中被明顯發現與重視(下文將提到)。


 


男童有此症狀的比例約為女童比例的3倍。


 


被忽略的一群→注意力不足症


蔣立德醫師進一步分析,每個人的注意力會隨著年齡慢慢的發展(與神經系統和大腦發展有關),也就是為什麼年紀越小的孩子無法長時間專注在同一個事件上,所以在學齡前,我們無法清楚得知究竟孩子是注意力不足,抑或只是單純的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而已。也因此針對七歲以前的孩子,比較缺乏有效的評估標準來確立孩子的不專心是否真的是注意力不足的表現。另一方面,女性在注意力不足的比例上也常被低估,先天上,多數女性的氣質特色原就沒有男性來的那麼好動,一旦女性出現注意力不足的症狀,非常容易被忽略。


 


相反的,三歲後的孩子可以透過慢慢的觀察是否有過動症狀抑或只是活潑好動,但也有可能受到父母教養的方式,或是生理上有其他的缺陷沒有被檢查出來,導致孩子出現過動的現象。


 


學齡前,我們無法清楚得知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足。


 


如何發現→掌握明顯特徵


家長究竟要如何觀察小寶貝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幾個明顯特徵可供家長或是師長做為觀察判斷,蔣立德醫師也提醒,因為ADHD必須透過「長期穩定觀察」孩子的行為後(一般需要等到孩子三歲之後),才能逐漸確定是不是需要帶孩子前往醫院就診,所以只要是長期陪伴孩子的父母、長輩、老師或是保母等,不妨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若是符合下列特徵之一,也無需大驚小怪或是杞人憂天,建議進一步諮詢醫師或是請專家評估後才能確診。


 








































注意力不足型



過動/衝動型



兩者合併型



讀書讀不來



動來動去,停不下來及過動衝動的症狀



同時合併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



寫功課慢吞吞



上課說話、走動



東摸西摸



自行跑出教室



東拖西拖



上課了不知回教室



好玩



打斷別人的話、話多



上課不專心



衝動、不合群



丟三忘四



情緒不成熟、低挫折



沒有時間觀念



人來瘋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早期療育兒童──父母手冊》)


 


學齡前的幼兒觀察


一般來說,ADHD容易被觀察的時間為34歲後,除了注意力隨著時間慢慢改變之外,也需要等到孩子進入團體生活中,藉由規範的作息中被發現,因此蔣立德醫師指出,除了家長需要多費心從居家觀察孩子外,長時間和幼兒相處的老師,也往往能夠適時發現孩子是否出現上述特徵,建議為期半年到一年的觀察期,一旦發現孩子的行為「長期」「反覆」出現上述特徵,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診斷。


 


學齡的兒童觀察


除了長期觀察孩子外,許多家長還是會出現疑問:「究竟我家小孩表現的是好動還是過動?」畢竟好動屬於孩子的正常行為,蔣立德醫師認為:「好動與過動聽起來的確非常相似,假設今天我們利用下課時到操場觀察一群孩子,其實無法區辨孩子究竟是ADHD還是好動。」


 


所以除了提醒家長依循ADHD的特徵長期觀察孩子,蔣立德醫師也提供給家長另一種方法:「給予孩子一個明確的行為規範,且告訴孩子必須遵守」像是透過教室活動,觀察到孩子無法專心坐在課堂的椅子上,喜歡到處走來走去,或是上課忘了回教室,忘記大人給予的指令,一旦發現明確且穩定的行為模式,建議家長諮詢醫療專業的協助。


 


此外,也有可能到了某個年紀突然出現類似症狀,蔣立德醫師表示,有幾個需要衡量的重點:會不會從小就有症狀但未被發現或重視?或是生活上碰到重大事件,例如被人欺負,親人驟逝等狀況,也都會突然引起類似的表徵。


 


掌握黃金時間找對治療方式


 


行為治療


ADHD的治療方式通常結合藥物治療、孩子行為訓練、家長效能訓練。蔣立德醫師提出,基本上ADHD的黃金治療時間越早越好,一旦懷疑孩子長期出現ADHD的特徵,建議尋求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與診斷,過動症狀或許可藉由行為治療的方式達到部份修正效果。


 


反之,家長們在診間常會提出:「如何訓練孩子的注意力?」不過,注意力不足的問題,雖然可以靠著旁人的叮嚀與提醒拉回孩子的思緒,但稍不注意,孩子又會容易出現發呆、恍神、注意力飄散等問題。因此,臨床上選擇以藥物治療的方式,效果才真的會明顯。蔣立德醫師提到,國外統計指出,從ADHD個案的長期追蹤,約有一半的孩子到成年時仍然會殘存ADHD的症狀,且絕大多數都是注意力不足。除了藥物治療,也建議從小養成隨手將事情記下來的好習慣。


 


藥物輔助治療


蔣立德醫師表示,目前衛生署核准在ADHD的常用藥物有三種,分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利他能(Retalin)和專司達(Concerta),與非中樞神經刺激劑的思銳(Strattera)。利他能和專司達的藥物化學成分一模一樣,差別在於利他能屬於短效型的治療用藥(34小時),專司達屬於長效型的治療用藥(812小時)。服藥後應該會馬上看到效果;相反的,思銳往往需要規則服藥滿一個月後,才能有效評估其臨床療效。


 


臨床上雖然顯示出藥物對於ADHD的治療有最顯著的改善方式,不過藥物畢竟不是萬靈丹,還是必須配合家長的教養原則,藉由藥物補充腦部缺乏的傳導物質提升注意力後,搭配行為輔導的模式慢慢修正孩子的過動與注意力不足。


 


蔣立德醫師提醒我們,臺灣家長最常犯的一個錯誤便是,從「學習成就」觀察孩子。常見到孩子從小天資聰穎的樣子,儘管有過動或是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但只要學校的考試應付得來,即便是常常出現類似於ADHD的行為表現,家長也只是認為是孩子天生的氣質導致,直到年齡稍長後之後有可能學業開始跟不上腳步,合併青春期衝動與過動的行為表現往往更為明顯,伴有焦慮度高低成就感,才被發現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問題,屆時才帶來處理難度又高上許多。


 


因此,蔣立德醫師認為,如果孩子真的有ADHD的症狀但家長卻置之不理,日後等到青春期,再加上學業壓力加重的情形下,叛逆的行為容易跟著出現,孩子很可能在思考不周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下,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國外統計曾指出ADHD的個案日後物質濫用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我們認為這是因為ADHD的患者長期處於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下,一旦接觸到酒精類、菸、毒品等物質,讓他們的思緒集中、精神變好,將更容易導致物質濫用或成癮的問題。


 


建議讓ADHD的孩子規則服藥到國小畢業後。


 


藥物假期的必要性?


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許多家長不忍心孩子終日跟藥物為伍,或是擔心藥物副作用,常常自我主張讓孩子停藥,蔣立德醫師指出,這種行為便是俗稱的「藥物假期」(medicine vacation)。


 


建議讓ADHD的孩子規則服藥到國小畢業後。蔣立德醫師發現,臺灣許多家長將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態度上,將藥物治療做為專心學習的一環,醫師舉例就像是一個近視的孩子,不能命令他上課時戴著眼鏡,放假時就取下孩子的眼鏡,這樣孩子的生活中不就到處充滿一團迷霧了嗎?同樣的道理應用在藥物治療上,醫師呼籲規律的服藥搭配行為輔導,才能真正讓ADHD的孩子找到改善的好方式。


 


至於為什麼建議服用藥物到國小畢業時?蔣立德醫師在臨床上曾多次觀察到有家長主動替ADHD的孩子停藥,結果到了青春期之後衍生的問題相對嚴重,叛逆期的孩子,可能還會合併學業低落、行為無法控制、容易和他人起衝突等,瞬時讓家長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也因此,醫師建議等到孩子年紀稍大擁有自主性,能夠更清楚表達自我的意見時,再來跟醫師、家人共同討論與思考用藥時間與停藥評估。


 


給孩子一個設限的環境


很多家長對ADHD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常因為孩子的行為表現出現嚴厲的管教方式,其實這群孩子需要的是結構化的環境。蔣立德醫師表示,所謂結構化的環境指的是清楚的行為設限,約束孩子的行為,明確的獎勵處罰原則,特別是父母的教養態度需一致,例如:規定孩子在什麼時間內做完什麼事,讓孩子有一個可以遵守的規範執行,孩子也需要被適度鼓勵,逐漸增強內在的信心與動機,藉以形成動力完成每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面對ADHD的孩子,父母常會出現不耐煩的舉動,這是人之常情,但孩子的行為往往並非故意,建議父母若發現無法有效管控自我的情緒時,別忘了求助於專業人員,共同找尋解決的方法。


 


究竟我的孩子是過動還是好動?


 


ADHD究竟是不是「病」?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拋出來讓讀者思考,也是將問題導引回「究竟我的孩子是過動還是好動?」家長面對ADHD的孩子究竟該視而不見,或是積極用自己的方法管教孩子?過與不及都對孩子不是好事,其實並非好動就是過動的症狀,我們理解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任意貼上疾病的標籤,但孩子的成長發展卻是需要家長們的費心陪伴。


 


蔣立德醫師表示,疾病的概念指的是已經影響到身心功能,而ADHD已經被證實是由於腦部發展出現異常,站在專業醫師的角度,無非希望家長給予孩子的就是陪伴,藉由陪伴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變化,一旦早期發現孩子的不尋常,請先不要著急,仍得經過專業醫師的正式評估後,及早從藥物治療與行為輔導中著手改善,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情緒控制和學習表現,進一步獲得控制和穩定的效果。


 


 


蔣立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臺灣精神科與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職: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AD939160684D3C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dithyang 的頭像
    judithyang

    Tien-tien的樂學工作室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