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延遲滿足的實驗

      

什麼是延遲滿足實驗?

  心理學家把一些4歲左右的孩子帶到一間陳設簡陋的房子,然後給他們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他們,如果馬上吃軟糖,只能吃一顆;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將獎勵一顆軟糖,也就是說,總共可以吃到兩顆軟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註意消磨時光以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心理學家繼續跟蹤研究參加這個實驗的孩子們,一直到他們高中畢業。跟蹤研究的結果顯示:那些能等待並最後吃到兩顆軟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機遇而不急於求成,他們具有一種為了更大更遠的目標而暫時犧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顆軟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則表現得比較固執、虛榮或優柔寡斷,當慾望產生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馬上滿足欲望,否則就無法靜下心來繼續做後面的事情。換句話說,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遠遠高於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延遲滿足的定義

延遲滿足,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為了長遠的利益而自愿延緩目前需要的滿足,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這需要寶寶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發現,即時滿足與人腦中的情緒中樞關系密切,而延遲滿足則受控于抽象推理能力。因此,延遲滿足往往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表現,也是情商的重要構成成分。

 

◎延遲滿足的分析

如何在生活中實現對寶寶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呢?所謂延遲,就是要讓寶寶學會等待,有耐心地等待。為此,您應從對寶寶需要的短時“不回應”做起,以後再根據寶寶的接受能力逐漸延後回應的時間。否則,如果一開始就讓寶寶等10分鐘,他鐵定一點兒自我控制的慾望都不會有,哭、鬧等“示威”行為也就無可避免了。剛開始嘗試的時候,寶寶不免要采取些“示威”行為,這時您千萬不能因為心疼就馬上“無條件投降”了。狠心堅持一下,從即時滿足到延遲滿足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要寶寶能等上一小段時間,而且在等待的時間裡不哭也不鬧,這樣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想一想,您的堅持將換來寶寶的耐心,值得吧?

 

從道德意義上講,延遲滿足是一種自律行為。可是寶寶還很小,他們的行為培養往往需要通過“他律”(也就是別人的要求和監督)才能做到延遲滿足。這時,您要盡可能地把寶寶的注意力從他的需要上轉移開。比如,他已經吃了很多葡萄了,可還是想吃,您就可以拿他喜歡的玩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2~3歲的寶寶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很快,您就會發現,他玩得很開心,破涕為笑了。那么,這種轉移的辦法是不是總是奏效呢?隨著寶寶年齡的成長,可能他就“不吃這一套”了。那時,我們也需要對他的自律能力(也就是通過自我控制達到延遲滿足目的的能力)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和監督了。不管選用什么樣的技巧,最關鍵的一條原則就是做到不再“有求必應”。只有這樣“狠下心來”,寶寶的延遲滿足能力才能不斷得到培養和鍛煉,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發展的寶寶。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對父母們說:“你知道用什么辦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那就是:百依百順。”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是無益的。讓孩子學會等待與延遲滿足,是一生幸福的基礎。延遲滿足即是指個體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及時滿足的抉擇傾向,以及在等待中表現出的自控能力。著名的“糖果實驗” 也表明:那些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延遲滿足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準和更大的成功機會。

 

當然,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或壓制欲望,而是一種克服目前困難,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在外研社兒童發展中心的《布奇樂樂園》2-3歲版7月號成長故事書《好想好想吃了它》中,布奇控制住了自己想吃一顆櫻桃的欲望,成功地得到了滿樹的櫻桃,他的事例鼓勵著孩子們學會自我控制,學會抑制及時的欲望從而獲得更長遠或更大的收獲。

 

培養孩子 “延遲滿足”的能力離不開父母的鼓勵。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重新整理”自己的紀錄時,父母一定要鐵定孩子,給予一些小獎勵,從而讓他們獲得堅持的動力。另外,如果孩子堅持要獲得及時滿足,父母也不要勉強孩子刻意堅持,因為對于年幼的寶寶,讓他們自覺地自我控制欲望是一件很難的事。

 

愛孩子,就要培養讓孩子幸福的品質。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學會克制、學會期待、學會感激、學會珍惜、學會奮斗,體驗成功的快樂和人生的幸福。

 

影片來源自http://www.youtube.com/

文章來源自網路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