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依附行為發展
(文/林惠雅,東吳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家中有黏人或怕生的嬰幼兒,的確令一些父母傷腦筋。父母該怎麼辦呢?
首先,父母要瞭解為什麼孩子會有如此這般的行為反應。在發展心理學學理中,孩子這種行為反應,是和依附關係( attachment )的發展有關。
什麼是依附關係呢?依附關係是孩子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一種情感緊密的聯結。而依附關係的形成有下列幾個階段(Schaffer & Emerson, 1964 )(註1):
階段一:無社會性階段(出生~6、7週)
在這個階段,無論社會性或非社會性刺激,均可引起嬰兒的反應。
階段二:無區分性依附關係階段(6、7週~6、7個月)
孩子喜歡和別人親近,對此階段的孩子而言,父母、陌生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階段三:特殊依附關係階段(6、7個月~18個月)
孩子開始和特定對象(如母親或父親或主要照顧者)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階段四:多重依附關係階段(18個月以後)
孩子和其他人(如家中其他成員)建立依附關係。但若在壓力的情況下(如第一次上學、上醫院),孩子可能又會依附主要照顧者。不過,一般狀況下,孩子可以和其他人有情感的聯結。
由上述階段來看,嬰幼兒在6、7個月~18個月左右,會和主要照顧者這個特定對象形成親密的情感聯結,當孩子和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孩子會產生焦慮,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
處在如此焦慮狀況下的孩子,可能出現哭鬧等抗議行為,這種行為就是我們俗稱的「黏人」。同樣的道理,當孩子看到陌生人時,也會有「陌生人焦慮」,出現「怕生」的哭鬧行為。
註1:Schaffer, H. R. & Emerson, P. E. (1964),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ttachments in infancy,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29 ( 3, serm NO. 94 ).
奇蜜親子網編輯整理
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g_id=2&id=112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