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如何幫助動作發展遲緩兒童
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張慰萱
物理治療、動作發展
§動作發展的定義
隨著年齡增長,動作、姿勢跟著發生改變的過程。
決定動作發展的因素不只是中樞神經系統而已,身體其它構造的改變也會影響動作發展,例如骨骼肌肉系統、心肺呼吸系統、消化代謝系統、環境因素等。
§常見動作發展遲緩兒童的種類
1. 神經系統障礙:腦性麻痺、周邊神經病變
2. 骨骼肌肉系統障礙:先天畸形、肌肉病變
3. 遺傳代謝疾病:染色體突變(唐氏症)、甲狀腺分泌異常。
§正常幼兒動作發展的過程
★粗動作里程碑:
四個月:趴姿下以前臂支撐達到頭部控制、翻身至側躺。
六個月:趴姿下以手部支撐達到頭部控制、翻身至趴姿。
七個月:無手部支撐可維持坐姿。
八個月:由坐姿轉換成四肢跪趴、高跪姿。
九個月:支撐站立、扶物行走(螃蟹走)、半跪姿轉成站姿。
十二個月:重心轉移、獨自行走。
十三個月:兩手持物獨自行走。
§評估:
1. 過去病史:出生史、是否動過手術?是否抽筋發作過?做過哪些檢查?
2. 現在狀況:藥物治療情況、有否接受其他治療?
3. 肌肉骨骼的評估
a.關節活動度與肌肉伸展度
b.畸形:功能性或結構性
4. 神經肌肉的評估
a.
張力:高張力、低張力、混合型、動作中有無張力不對稱的現象。
b.
反射活動:原始反射是否還存在、翻正與平衡反應有無遲緩現象。
5. 粗動作發展
詳細紀錄各種動作發展的細節。
6. 細動作發展
抓握能力、雙手至中線活動、手眼協調…等。
7. 功能評估
包括移位、穿衣、飲食、溝通及其他日常活動的評估。
8. 感覺評估
是否有聽覺、視覺受損,過度敏感、感覺遲鈍。
9. 認知的發展
文獻顯示此與粗動作有時會有因果關係。
10.語言發展與溝通能力
治療師可擬定治療模式與溝通方法。
§列出問題
找出目前動作發展達到的里程碑、落後的動作、是否有不正常的張力及動作型態……等,及其造成的原因。
§擬訂短期及長期治療目標
★短期為一個月內希達到的目標
★長期為半年內希達到的目標
§擬訂治療計畫及施行
包括被動運動、牽拉運動、主動動作控制、放鬆運動、平衡訓練、行走訓練、擺位、攜抱、輔具建議……等治療項目。
§正確的擺位與錯誤的姿勢
★擺位的原則
1.每一天都需在不同的姿勢一段時間。
2.最好每45-60分鐘就更換一次姿勢。
3.要給予最少的、有效的支持,來得到最大的功能。
4.在執行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動時,如攜抱、餵食、穿衣、洗澡、遊戲、睡覺、衛生訓練……等,都要注意小孩保持一個正確的姿勢,以避免不正常的動作型態與肌肉張力出現。
★錯誤的姿勢
仰臥:頭會習慣性歪向一邊;背會反弓。
側臥:頭往後頂;背會反弓。
坐:椅子高度太高時,腳踝僵直下垂(在學步車中以腳尖踢地前行);跪坐。
站或走:兩腳交叉;墊腳尖。
★正確的擺位
俯臥:小孩可趴在斜行坡或枕頭上。
側臥:可使用側臥器或枕頭,注意不要使頭後仰造成反弓;兩腳間要夾一枕頭。
坐: 1.三角椅:可控制肩胛骨、軀幹、骨盆、膝、踝關節於正確姿勢。
2.椅子:椅子的高度要使小孩的髖、膝保持90度,腳板可踏平的姿勢,才算合適。桌面的高度,應該是當手臂放於桌面時,不會造成聳肩或肩下垂的現象。
3.側坐:需要兩邊交替坐。
4.盤坐、長坐:需注意不可駝背。
站:可使用俯臥站立檯。需注意兩腳要分開,髖、膝要伸直,腳板要踏平;手要拿到前方。
§給家長們的話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依賴成性,缺乏練習動作及探索環境的的機會;不要過度嬌寵孩子,讓孩子為所欲為,在人格上產生偏差。
★我的孩子將來會走路嗎?根據文獻統計有三點重要的指標:
1. 12-24個月大時是否仍有原始反射的存在?
2. 愈早達到粗動作里程碑,機率愈高。
3. 兩歲時,能夠放手獨自坐著,達到功能性行走的機率最高。
★ 坐學步車好嗎?對正常孩子或發展遲緩兒來說,學步車都只是方便照顧者的一件工具而已,對動作發展並沒有正面的效益,長時間坐在裡面反而會限制孩子發展出新的動作或減少力量的使用。
★仔細觀察與耐心等待:孩子們的進步是緩慢的,在某些階段會停留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不再進步;但是若仔細觀察,仍然會發現細微的改變,不要輕易就灰心放棄了;相對的,家長們也應該與治療師充分溝通討論,才能持有適當的期待,而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失望愈來愈大。
http://www.mmh.org.tw/earlyintervention/old/%e7%89%a9%e7%90%86%e6%b2%bb%e7%99%82.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