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療,家長的觀念才是重點


Anica Hsu 寫於 201210163:01


 


 


照理說我應該要在幾個小時前就躺平,但是一封家長的來信讓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該怎麼回覆。這是該死的老習慣,只要我有看到這樣的來信,手邊沒有正在忙公事,都會盡可能的回覆。因為,能找到我的,多半都是急件。


 所謂的急件,不見得是孩子的狀況只要等到我這封回信就一定能立即解決,沒有這封回信,孩子也不會立即惡化甚至危及性命,但是,我可以理解家長在求助無門時的煎熬,也明白若非逼不得已,家長不會第一封信就把家裡的隱私一股腦的全向一個陌生人傾訴。所以,灌下一大杯濃茶,還是回覆了,雖然我的回信可能在某些程度上重擊了家長的情感,但是,我選擇實話實說。


 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是想要把孩子『治好』的老師,總以為療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的問題『治好』。我想,絕大多數需要療育的孩子的家長也是這麼希望的。


多少個年頭過去,我越來越傾向於把孩子的問題視為一種『基礎狀態』,而不是一種『病症』。姑且不論是後天性的藥物、外力、教育方式、重大情感創傷,甚至是先天性的基因問題引起孩子在能力發展、心理情緒與生理成長上的遲緩,我都盡可能的把他視為『他現在就是這個樣子』,甚至是『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一切的療育目標是以此為基準點,藉由各種不同的嘗試,找出他現在有能力做到的來製造訓練機會,讓他更接近統計上『大多數人都做得到的狀態』。


 兒發師們都聽過我這樣的說法:所謂的治癒,是本來是好的,後來被外力影響而壞掉了,藉由治療,把這個外力去除,把被破壞的修復,就能被治癒,感冒就是這麼回事,治病就是這麼回事。但是發展遲緩不是這樣的歷程。


 大部分的孩子在三到四個月翻身,有些孩子早些,有些孩子生來肌肉的成長狀態就是慢,動作經驗的累積就是慢,所以如果不加以刺激,他可能到六七個月才有能力把自己翻過來;有些孩子一歲多就講個不停,他對聲音、詞彙的反應快,就算不太明白意思也可以有模有樣的跟大人對答,但是就是有孩子得在大人都看不到的狀況下,跟心愛的布娃娃練習過幾千次,才在六七歲講得出人話來。他們是『慢』,不是『壞掉了』,所以訓練的目標與進程應該是浮動的,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提供練習機會,讓他從本來的『慢』,藉由外力協助慢慢的『快起來』。


 專家、專家,到底是專門幫人家,還是專門耽誤人家?這是我對這個圈子裡的某些『大師級』專家一直都存在的疑惑。


專家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所以不用太早教。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那位專家強大的知識背景的『濃縮版』,他的話只講了一半。後半段才是家長能努力卻不知道要努力的重點:知識性的學習需要某些生理能力的成熟來配合,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展的早期,把重點放在與生理結構關係比較大的能力上,眼睛看不看得清楚,保護好視力,聽不聽得清楚,增加聽的機會,製造說的機會,身體動作是否協調,對環境刺激的反應好不好…隨著年齡增長,各種能力有沒有相應成熟…這些都是家長應該隨時注意,並為孩子製造刺激機會的重點,但是,專家沒有說,他只告訴你,太早教是沒有用的。就是這句只說了一半的話害人!


 既然需要早療不見得是病,而是一種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基礎狀態,沒有治好的問題,所以就不用處理了嗎?當然不是。他只是慢,所以需要比別人多的時間,需要比別人多的刺激機會,他才能有足夠的機會把本來因為慢而沒學會的事情學會。有些孩子的慢,是因為其他的能力太好、太敏銳,干擾了幾樣需要時間練習的能力發展,就應該要由環境提供技巧,讓他避免被干擾,讓本來比較慢的能力有機會多學習。


 最讓我覺得無奈的事情就是:專家只把話講一半,家長沒有專家那些知識背景做基礎,所以只能接受這一半,甚至是信仰這一半。所以,找上我的家長,有某一部分都得經過一段痛苦的認知重整歷程,才能對他的孩子的療育建立起真正的信心。如果這個重整的歷程失敗,孩子就不停的換治療師……..試圖找到那個可以藥到病除的仙丹妙藥。不斷的重新建立療育關係,不斷的從頭開始,孩子會不會進步,會,當然會,只是又慢了點。他一定會因為生理上的成熟多學會一點,但是他本來有機會『少慢一點』的…


 


以前我可以把200%的耐性用在孩子身上,對大人0%,但是這幾年,我花在家長衛教諮詢的時間遠遠超過直接摸小孩,因為,家長的認知直接決定了孩子所接受的到底是刺激機會還是治療。生病的孩子需要『治療』,但不是生病的孩子,他需要的是足夠的刺激機會,與目標正確的家長協助。專業人員所能提供的,都只是輔助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