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udithyang/1380353152-197000674.jpg&width=292&height=391)
幼兒數與量的經驗與教學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王為國
幼兒數與量經驗
n 數:分離量,可以分別計數
n 量:連續量,由測量得知,如:身高
n 幼兒生活與「數、量」密不可分
學前兒童數概念的發展
n 對數量動作之動作感知(3歲)
n 唱數至10
n 計數至5
n 數詞與物體數量間建立聯繫關係(4-5歲)
n 按數取物
n 認識序數
n 10以內之合成、分解
n 數的運算之初期階段(5-7歲)
n 20以內之加減
幼兒分離量的發展
n 幼兒「數目保留」的能力,可分為三個階段:
n 1.對數概念無法瞭解的階段(4歲)
n 2.過渡時期(5-6歲):以一對一對應關係建構同等數目,但此關係破壞後,就無法建立同等性。
n 3.對數概念真正理解的階段(6.5歲-)
n 第1.2階段是前運思期,深受知覺外觀影響,根據整體外型來決定
n 第3階段是具體運思期
幼兒連續量的發展
n 1.缺乏保留期
n 2.過渡期
n 3.保留期
n 保留能力之獲得乃三種邏輯運思之協調
n 相互性(reciprocity)
n 恆同性(identity)
n 逆反性(negation)
測量概念的發展
教學情境與原則
n 自發與自導性
n 建構與發明性
n 情境與實用性
n 直覺與具體性
回應與支持兒童興趣之具體教學方法與指導原則
n 1.與幼兒之生活經驗連結
n 2.以解題、推理為導向
n 3.援引幼兒之直覺想法
n 4.運用具體教具與實物
n 5.鼓勵互動交流
數與量教學內容
n 唱數與計數
n 數字認識、書寫與應用
n 數字關係
n 運算與估算
n 連續量表徵與比較
n 測量
n 身體部位單位
n 隨意單位
n 標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