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三歲 培育聰敏兒關鍵時刻



 



  急診鈴一響,又看到偉偉的媽媽送他來醫院包紮傷口了,這一回他可是為了攀到桌子上拿玩具而跌了下來,撞出了好長的一道血口。

  這個聰明伶俐卻調皮搗蛋的小朋友,正值「恐怖三歲」,老是把「為什麼」這三個字掛在嘴邊,也總是動口又動手的去探尋「世界」,每每弄得媽媽心驚膽跳,大嘆生出一個「惹禍精」。


  其實,根據兒童發展研究顯示,三歲前的腦細胞發展最快,幼兒從出生至二歲,是處於一個體覺、視覺、聽覺的經驗學習,透過外在刺激如觸摸、撫抱、食物、聽聲音、看東西等,產生對這些經驗的感受值,而在三歲進入腦神經互動連結時期,將過去的單一經驗連結起來,進行邏輯思維與創造力的「知覺建構」,再到認同與決策的「自我意識」,而大約在十四歲左右,就能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完整個體了。

  所以俗話「三歲小孩狗都嫌」是有一定道理存在的,這個年齡層的孩了,因為腦內電氣生理活動最多,許多動作、行為的基本反射剛成形、隱性、顯性個性略具雛型,會主動探索外界訊息,愛問為什麼,由原我轉為自我地會與兄弟搶東西,雖然開始懂事、控制小便,語言發屐出現明顯進步,可以與人溝通,卻因為他們還在做「經驗整合」的動作,其精力充沛的肢體活動,於是出現似懂非懂、讓人頭痛又擔心的種種行為。

  可是,這也是「魔術三歲」,一個培育聰敏兒的關鍵時刻。

  每個孩子的氣質各異,不論聰穎過人、頑皮搗蛋、焦躁暴戾、合群用功、勤奮向上,都是受到原始發展之驅動,經由神經之傳遞,到皮質所作的綜合判斷產生行為或情緒之表現。

  當驅動的機制失去平衡,神經的傳遞出現阻塞,人腦生理神經失常,就出現個性的不穩定,包括好動、敏感、固執、焦躁、眼高手低、暴力、反覆之行為或情緒異常,如果驅動機制能維持平衡,就出現個性的穩定,包括學習快、溫和、合作、有肚量、耐性好、與親人相處愉快。

  前庭神經的發展是驅動之核心,是平衡感受的基準。當它們不斷接受外來刺激時,自主神經系統發育更好,連結傳遞更穩定造就原本優良的資質完全發揮。好比數位網路網站製作得再精緻,如果常塞機線路不通,也是沒辦法發揮網站優勢,而均衡的腦神經發展,意味著通行無阻的傳遞與接受,可以暢快架構與接收訊息。所以,神經發展的好壞,能決定兒童未來行為能力之表現,與人格特質之形成,這也就是為什麼「三歲」是兒童發展過程極重要的魔術數字了。

  教養孩子的過程,包含了基本潛質、發展完整性、教育模式的綜台,其中潛質是與生俱來,而在國內教育模式幾乎一成不變、一視同仁的情況下,腦神經發展的完整與否,即為孩子能否聰明敏捷、成為具領袖特質的最關鍵要素。

 聰敏兒領袖復甦術(ALTSAdvanced
Leadership Training System)
,腦細胞後天訓練成長的發展管理系統,便是提醒父母們,要從三歲開始注意孩子在感覺統台、肌肉協調、語言邏輯、心智認知、音樂律動等五個面向的平衡發展。

  因為有些孩子天生聽覺敏銳、語言建構強,有些卻是對觸碰與親自操作特別有感受,有的孩子注意力與辨識力特強,於是父母往往只會強化他們這些看得到的優勢,卻忽略了那些弱勢能力的平衡發展,而當孩子長大之後,或是能說會道卻體能欠佳,或是喜歡親力親為卻少與人溝通,或是敏感度特高卻受不了挫折。

  親愛的父母親,你的小寶貝因為在受孕過程曾「打敗」數億名競爭者,所以他一出生就是個「天生贏家」,是個具有領袖特質潛能的人,你可得在他進入腦神經互動運結的關鍵三歲,就開始注意他的腦神經平衡發展,幫他成為一個聰敏兒,一個領袖。

~本文為社團法人中華兒童發展教育公益協進會副理事長/馬偕醫師 張文瀚著~




魔術三歲 聰敏兒發展關鍵時刻



張文瀚



 許多兒童發展研究均指出,三歲,是人格塑造的黃金期,此時生理、認知語言、興趣、情緒、道德等各方面發展逐漸成形,此時即約略可以看出其未來發展的雛型與方向。




 一、二歲的幼兒,會依體覺、聽覺、視覺的基本反射刺激而產生獨立的「經驗」,如吃、穿、玩、痛、跌倒、挨罵等,而「三歲」是兒童的腦神經互動連結時期,此時期脊髓反射成形,腦細胞內電氣生理活動最多,會主動認知探索外界訊息、愛問為什麼,其由原我轉為自我、會與兄弟搶東西,開始懂事、可以溝通、語言發展出現明顯進步,可以了解需求和控制小便,隱性、顯性個性初具雛型,是培育聰明敏捷兒童的關鍵時刻。




 這階段腦神經細胞生長最為迅速,其未來行為與情緒之表現,皆是受到原始生理神經發展成長之程度所驅動,經由神經之傳遞,到大腦皮質所作的統合概念判斷與綜合組織。




 當原始生理神經發展成長之程度不足或不好,腦神經驅動的天平失去平衡,神經的傳遞出現阻塞,大腦生理神經失常時,個性就會不穩定,包括好動、敏感、固執、焦躁、眼高手低、暴力、反覆之行為或情緒異常;反之,驅動天平平衡,個性就會穩定,學習快速、溫和、有肚量、耐性好、與親人相處愉快。




 前庭神經是發展驅動的核心,兒童發展始自胎兒孕育於母體時,當他不斷接受外來刺激,自主感覺神經系統自然發育,出生之後的刺激愈多、愈大、愈強,其神經互動連結愈好。




 兒童發展其目標平衡發展可分為五大領域:感覺統合、肌理協調、語言邏輯、心智認知、音樂律動,其又可細分為十五項目:認知發展、前庭神經發育、觸覺防禦、頭眼手心協調、邏輯推理、小肌肉協調、大肌肉訓練、運算數理、記憶能力、心智智商、音樂節奏、空間本體定位、社會人際協商、情緒發展處理、開創創意能力。每一項目必須均衡發展,兒童成長才能健全。




 培育聰敏兒,就像練舉重一樣,透過後天訓練如感覺統合發展均衡訓練、物理協調發展均衡訓練、語言協調發展均衡訓練、音樂律動發展均衡訓練、心理協調發展均衡訓練,可以協助其身心發展平衡,超越自己,超越同輩,醞釀出未來領袖特質。
(本文作者為馬偕醫院醫師)




 




~~網路好文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dithyang 的頭像
    judithyang

    Tien-tien的樂學工作室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