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啟發、而非填鴨式教學,是教育的最好方法  


 


481 2011-10-06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8484


 


老師們教導學生應該是把知識直接灌輸給他們,還是鼓勵他們自己去發掘知識?這是教育家們自古以來就辯論不休的一個老課題。直接把知識告訴他們當然是可以幫助他們更快速地掌握知識,但是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在老師一旦停止教他們時會認為可以學的都學完了。柏克萊加州大學的Elizabeth Bonwitz及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的Patrick Shato兩位教授最近在「認知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就證實這項理論。


 


兩位教授安排8545歲的孩子在參觀博物館時,觀察一個新奇的玩具,那玩具是由一些彩色的管子拼裝而成,可以做出各種動作。他們想藉著觀察孩子們怎樣玩這個玩具來瞭解玩具與孩子們學習之間的關連。


 


孩子們被分成幾組。第一組的小孩是屬於充分教導組。老師先要孩子們注意,接著介紹玩具的構造、然後一步步示範怎樣操作玩具、什麼樣動作會產生什麼結果。


 


第二組小孩的老師則有不同的教法,她做了些示範以後,會停下來跟孩子們說她待會兒還有事情得先離開,可能沒辦法把玩具的玩法教完。第三組的老師會故意把玩具弄出一些聲音,然後假裝是不小心弄出來的。第四組的小孩則只被帶到玩具前,然後老師只對他們說:「看啊,快看這個玩具,怎麼樣,不錯吧!」


 


各組分別示範之後,就把小孩們留在玩具旁邊,讓他們自己玩。小孩們會自己東摸摸、西碰碰,他們會發現,按某個地方會發出聲音,壓另一個鈕又會有閃光,有一個鍵盤碰了以後會奏出音樂,另一個管子裡藏著一個鏡子等等。孩子們被交待玩具玩完了之後要告訴老師,同時要告訴老師遊戲當中有沒有停頓超過五秒鐘。所有全部過程及互動都被錄影機拍下來。


 


這些錄影帶被交給一個對這項研究完全不知情的研究助理,這位助理會記錄下每個孩子遊戲經歷的時間、小孩所做的各種不同動作的次數、小孩弄出聲音時間長短、以及搬弄玩具其他功能的次數等等。


 


結果,第一組的小孩玩的時間最短(119秒),第二、三、四組則分別玩了180133206秒。第一組的小孩平均也只玩了四種動作,其他各組則分別平均玩了5.35.96.2種動作。另外孩子發現新功能的平均次數分別是0.71.31.21.2


 


研究的結論是:對一個未曾接觸過的玩具來說,在遊戲之前若先加以解說,會降低孩子們探索及自己發現的興趣和動機。這個小小實驗或許有繼續深入研究的價值。


 


資料來源:Education Psychology: Now You Know. (The Economist, May 28, 2011)


資料提供:駐休士頓文化組李勝富 撰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