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楊宗仁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是一種溝通的技術,這種技術是和別人以圖畫或照片交換某些東西。這些照片常常是簡單的圖畫,例如速描所畫者(clipart)。許多行為改變技術的原則,例如逐漸消退、連鎖化(chaining)就被用來教導學生來使用這個溝通系統。




概要




◎階段一




教學生以一張照片來交換一個想要的物品。




一開始先由兩位老師教一位學生;一位老師坐在學生的前面(甲老師),另一位老師則坐在學生的後面(乙老師)。乙老師在階段一剛開始練習時,以身體動作來協助學生。如果乙老師坐在學生的後面有困難,乙老師也可以坐在學生的旁邊來協助他。有一張小桌子會放在學生的旁邊。此階段不使用口語的暗示與提示。




決定學生喜好的物品: 要學生從許多同類物品中選一個,以決定他喜這些物品的不同程度。甲老師在桌上放幾個同一類別的東西(例如:食物、玩具),學生選的第一個東西就被認為是他最喜歡的。然後將他最喜歡的那一個東西拿走,他選的第二個東西就被認為是他第二喜歡的東西,以此類推。




以照片進行兌換: 在桌上將圖畫或照片放在學生最喜歡的東西旁邊。要讓學生稍微拿不到他喜歡的東西。此外,不要用口語的暗示與提示。當學生開始要拿他想要的東西時,乙教師抓住學生的手,並引導他去拿圖片,將圖片放在甲老師張開的手掌上。甲教師以社會性的讚美(例如: 「好棒」或者「我知道你想要糖果」)來獎勵學生。而且將學生想要的東西給他。




乙教師的協助應以逐步消退的方式來減少。乙教師提供的引導越來越少,直到學生能自己完成整個的過程。




◎階段二




教學生從一塊板子上取下他所要物品的照片,然後將此照片交給老師。




老師要同時在照片的背後與板子(例如:硬紙板或活頁封面)上面安上魔鬼沾。這塊板子就會在適當的地方沾住照片。




使用魔鬼沾將一張照片貼在板子上。要求學生從板子上拿下這張照片,然




後交給老師。當學生完成時,老師將照片上的東西給予學生。當學生成功地將照片交給老師時,老師也應該立即給學生社會性的讚美。




學生也許需要身體動作上的協助以從板子上拿下照片交給老師。給予學生的協助應該逐漸消退。




剛開始,老師坐在學生的旁邊,但隨著時間的過去,老師應該逐漸遠離學生。透過這種方式,學生應該從板子上拿下照片,並且走到教師那裡以獲得他有興趣的物品。在這一階段,學生應該貼近有照片的板子。




◎階段三




當學生喜歡的東西的照片與與他不喜歡的東西的照片並列在一起時,教學生選出他喜好東西的照片來。




將二張照片放在板子上。其中一張照片是學生喜歡的東西,另外一張是學生不喜歡的東西(例如鞋子)的照片或者是空白照片。如果學生選擇他喜歡東西的照片,那就給他喜歡的東西以及社會性讚美。如果學生選擇的照片是他不喜歡的東西,那就給他這樣東西,但不給予社會性讚美。




最後,教師應該在板子上增加其他的圖畫,包括學生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透過這種方式,學生將學會從許多照片中挑出他要的東西來。




◎階段四




教學生以「我要…..」的字詞來造句




準備工作: 「我要」二字一起被寫在一張字卡上,字卡背面貼有魔鬼沾。可以放一張照片在字卡上,以表示想要東西,例如一張小孩伸出雙手的照片。此外,也應該在小一點的板子上貼上一條長的魔鬼沾帶子。這條帶子就被稱為句帶,這帶子用來放「我要」的字卡及學生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句帶的夾板就被稱為句板。




任務: 學生被教以將他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我要」字卡的旁邊。以這種方式,句帶上就有下列句子:「我要糖果(照片)。」然後學生將句板拿給老師,句板上面有「我要」字卡與其想要物品的照片。然後學生就會同時得到想要的物品及社會性讚賞。




最後,學生被教以自行將「我要」字卡與他或她有興趣物品的照片放在句帶上,然後拿句板給老師。之後,學生就會同時得到想要的物品及社會性讚賞。




剛開始時可能會用提示,但提示應該逐漸地淡出。




◎階段五




當學生被問「你想要什麼?」時,教學生自己造句。




老師將「我要」的字卡沾在句帶上,然後問學生「你想要什麼?」,同時老師的手也指向「我要」的字卡。學生應該將其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我要」字卡的旁邊,然後將句板拿給老師。再來,就同時給學生想要的物品及社會性讚賞。




最後,老師說「你想要什麼?」與指向「我要」字卡兩者之間的時間應該延長。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教師將只需要說「你想要什麼?」而不需要指向「我要」字卡。學生將「我要」字卡及其想要物品的照片放在句帶上,然後將句板拿給老師。之後,就應該同時給予學生想要的物品及社會性讚賞。




如果學生有困難完成這個任務,他/她可能需要身體動作上的引導,但這些協助應該逐步淡出。




◎階段六




教師引進「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以及其他類似的問題。此外,也鼓勵學生就他們的環境發表看法。




現在使用學生喜好程度最低的物品或不喜好的東西,然後教師說「你看到什麼?,」再指向句板上的「我看到」字卡。要求學生將「我看到」字卡與其「看到」的東西放在「我看到」字卡的旁邊。然後,學生將句板拿給老師。




類似的程序也應該用來教「你有什麼?」,此時使用一張「我有」的字卡。




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建議教師將他所問的問題逐漸消退,以鼓勵學生自己就其環境表達看法而不只是回答問題而已。這可能要老師先對學生示範要表達的看法。例如,老師可能說「我看到一支鉛筆」,然後在句帶上將「我看到」字卡放在一張鉛筆照片的旁邊。鼓勵學生模仿這類型的行為。更進一步的話,應該提示學生表達類似的觀點,但不要模仿老師的行為。




教師應該使用階段五所描述的基本程序來教學生這些概念。




資料來源




http://203.71.245.1/PrevTSAD/edu/academic/social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dithyang 的頭像
    judithyang

    Tien-tien的樂學工作室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