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 
                                                           ◎ 何志培 醫師 / 高雄立市凱旋醫院 -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阿芝(化名),女,七歲。因焦慮不安,不願與母親分離片刻一個月而來就診。


一個月前雙親因家務事吵架,母親一氣之下到外祖母家住了一夜。此後阿芝總怕母親離開自己,以致上學,上課不專心,聽課時發呆。中午也要跑到其母工作處找她。問阿芝為何?說是「想媽媽,怕媽媽走了」。近一週來堅決不去學校,一步也不願離開母親。診查時醫師故意讓其母在診查室外等待阿芝,她呈現焦慮不安,在與醫師會談時數次跑到診查室外看母親還在不在。阿芝被診斷為兒童期分離焦慮症。


所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乃指兒童與其依附對象分離後感到過度焦慮。


兒童對與自己依附的人分離有很明顯的焦慮反應。一般來講,6~9個月的嬰兒即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警覺並拒絕接近。當幼兒剛入托兒所、生病住院或交他人撫養,要與主要依附對象如母親分離時,部份幼兒表現為哭鬧,抓住親人不放,發脾氣,家人很難將他送到托兒所;勉強送去,常靜坐少語,不吃飯,不聽指令,不與他人交往,每日離家相當困難。這種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而產生的焦慮,稱為分離焦慮。多發生於幼兒早期,以3~5歲多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而自行緩解,一般不屬於病態。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並不少見,DSM-IV報告患病率為4%。此症常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早期,常見5~16歲,平均發病年齡為7.5歲。賴斯報告患病率男女相似,也有報告女高於男。


病因方面,學者包拜認為有兩類行為與焦慮情緒有關,即依附與逃避。依附乃出現在「聯絡成對」的成員彼此分離之時,逃避是患童與陌生事件突然相遇而產生。與依附對象分離是引起分離焦慮的直接原因。有研究顯示,嬰幼兒在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幾乎很少怯生;若在不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則半數以上的孩子怯生。面對陌生環境,逃避引起又一種導致焦慮的作用。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核心症狀,乃患童與主要依附人或家庭分離後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反應。分離焦慮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表現為反抗、哭鬧、拒絕他人,表現極度痛苦;接下去情緒反應則為無助、冷漠、傷心、失望;最後患童似乎變得「正常」,對於依附對象的分離表現出漠然和無動於衷。


這期間開始以心理防衛機轉來對抗由分離帶來的焦慮情緒。惟通常直到患童拒絕上學或有身體不適如腹痛,才到醫院就診,且不同年齡表現形式亦有所不同。此症障礙總時期至少四週,初發病於18歲以前。在做出診斷之前,需要與一些情況做鑑別。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



  1. 支持性心理治療:儘快幫助患童適應新環境。新環境的撫養人要向患童主要依附對象了解患童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性格、慣用詞彙及表達需要的特殊方式。

  2. 行為治療:主要針對兒童的異常行為和內心矛盾衝突而進行。可採用系統性減敏感療法、情境再現和處理意外事件等方法。

  3. 家族治療:可針對部分患童使用,因為家長的知識程度和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且父母的焦慮情緒和態度對孩子有暗示作用。

  4. 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療法效果未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SSRIs類藥物療效肯定,被認為是治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首選藥物。

需與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鑑別的情況或疾病



  • 正常兒童分離焦慮/症狀從一般不安,到嚴重的焦慮。經過一段時間能自行緩解。鑑別要點為是否與發展階段相稱(如學齡期、青少年起病)、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以及嚴重程度(對學業造成影響)。

  • 其他焦慮症/兒童期分離焦慮症常與其他焦慮症或情感疾病共病,如單純畏懼症、懼社交症、懼學症、憂鬱症等。兒童期分離焦慮症最主要的主訴是不願與親人分離,而其他病症各有其核心症狀。

  • 廣泛性發展障礙症/部份廣泛性發展障礙症兒童如自閉症可以表現出過分誇張、排他的對母親依附。如整天要母親抱著,時常用臉去貼主要依附者的臉或撫摸他們身體的某部份,稱為假性社交。患童同時還有對其他兒童缺乏興趣、語言溝通障礙等症狀,可資鑑別。

  • 精神分裂症/兒童精神分裂症發病後可表現為對母親的過分依附,如纏著母親。但患童病前能夠離開母親,病後還有著其他分裂症的症狀,如情感淡漠、孤癖、退縮、幻覺、妄想等,可資鑑別。                                                                                    (  文自悠活健康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