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學站╱坐會變O 型腿、脊椎側彎嗎?
許登欽醫師◎著
>>>「新知大耳朵粉絲」<<<
比較有趣的事是,在我的老師的老師的那個年代,結核病盛行,有的娃娃得到脊椎骨結核病,結果稍微一坐起來受力,脊椎骨就骨折了,難怪老老一輩的阿公阿媽會有「嬰兒坐起來脊椎會彎掉」這樣的迷思,所以總是不給小朋友坐起來。現在台灣的嬰幼兒結核病並不多,因此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別被外觀給誤導了
那只是外觀上的錯覺,小娃娃因為有雙小胖腿,所以外表上好像彎彎的,其實如果照X 光,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裡面的小腿骨是筆直的,所以就別再煩惱了。骨骼是由礦物質和有機物所構成,礦物質有鈣和磷,有機物叫做類骨質。當骨骼中的礦物質缺乏時骨骼會變得鬆軟,腿骨因承受體重的壓迫就會變得彎曲,稱為「佝僂病」。
◆吃配方奶的寶寶
在以往的年代,奶粉的成份若是鈣磷比例不對,或是維生素D 不足的話,確實會造成新生兒骨骼的疾病,但是現代的配方奶都己經做到很好的調配,使每100cc 的奶提供50-75mg 的鈣,並且維持正確的鈣磷比約為1.4~2:1,以促進鈣磷在骨骼上的沈積,另外還會添加維生素D 使得鈣磷的吸收更完全,所以不會有缺鈣、磷、或維生素D 的問題。
◆吃純母奶的寶寶
現代母親攝取的營養都很均衡,純母奶哺餵的寶寶也能得到足夠的鈣和磷,若再注意到讓寶寶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寶寶就會製造出維生素D,幫助骨骼的成長。只是記得我前面提到:為了維持嬰兒血中足夠維生素D 的濃度,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餵至4-6 個月的寶寶,可以從4 個月開始每天給予400IU 的口服維他命D 補充劑,直到開始使用固體食物為止。所以只要寶寶吃奶的量正常,天氣好的時候多抱出去曬曬太陽,並適時添加副食品,要因為養份不足而造成佝僂病、O 型腿,其實並不多見。親愛的父母親就別再耽心這種事了。
比較有趣的事是,在我的老師的老師的那個年代,結核病盛行,有的娃娃得到脊椎骨結核病,結果稍微一坐起來受力,脊椎骨就骨折了,難怪老老一輩的阿公阿媽會有「嬰兒坐起來脊椎會彎掉」這樣的迷思,所以總是不給小朋友坐起來。現在台灣的嬰幼兒結核病並不多,因此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其實重點是,我們應該要重視嬰幼兒發展!我們鼓勵讓孩子練習坐起來或站起來,就是要注意孩子的動作發展的意思。
對幼兒腿形及腳形應有的正確觀念
2 歲以下嬰幼兒膝蓋及兩腿的外觀看起來就是O 型的,2 到4 歲外觀會轉變成X 型,一直要到5、6 歲外觀看起來才會是直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2 歲以下嬰幼兒有90% 是扁平足,就是足弓消失,從後面看他站著的時候腳踝是外翻的。
我們要注意孩子是「彈性扁平足」,或是「僵性扁平足」。所謂彈性扁平足就是他腳沒有踩下去的時候足弓還在, 但是一踩下去就扁掉了,這種多半是正常的,等他長大韌帶強固之後就會好了。所謂僵性扁平足就是他腳還沒踩下去的時候就沒有足弓了,這種情況有些是足骨或跟腱的問題,可以給兒童骨科醫師檢查一下。
家長也很想知道穿市面上的矯正鞋墊到底有沒有效?其實若是本來就會好的那一種,根據研究:穿與不穿並沒有什麼差別,家長就不要多花錢了!但若是因為扁平足造成走路痠痛不適,也可以給兒童復健科醫師看一下。
其實2 歲以下嬰幼兒腿部最重要的病是「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這是嬰兒髖關節成長過程會發生的問題,特別是臀位產的寶寶、懷孕時羊水過少的寶寶、膝過度伸直的孩子、或有家族史的孩子。
程度輕微的用石膏固定矯正,程度嚴重的則要開刀治療。其實在健兒門診醫師都會幫您注意到這個問題,平常您也可以幫寶寶留心他有沒有「長短腳」的現象,並避免對髖關節有害的不良坐姿,例如W型坐姿,多給孩子保護髖關節的好坐姿,就是平坐兩腳打開90 度。早點發現問題,治療都會有很好的成效。
《新手父母輕鬆育兒沒煩惱》凱特文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