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營養Topic ---你該知道的副食品餵食問題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在健兒門診中,常見四~五個月大的寶寶已有厭奶現象,但媽媽雖心急,卻不知如何應對,反而勉強寶寶吃奶,或者錯將米麥粉加入奶瓶中而當成副食品。十之八九的媽媽,並不知道副食品餵食的定義是在提供寶寶咀嚼訓練,因此應使用湯匙哺餵才是正確的做法。


 


小兒科學界的副食品添加建議


長久以來,學界對給予寶寶副食品原本就有二層意義,一方面是做為斷奶食物,即使可以其他食物替代將失去的母乳;二方面是積極的補充四至六個月大寶寶在熱量、鐵、維生素及其他可能缺乏的稀有元素。


至於給予副食品的時間則建議在四~六個月間給予,而不要晚於六個月。另外,學界也認定副食品不應加入奶瓶中,而應由湯匙給予,除非為了醫療上的理由(例如胃食道間逆流)。


 


寶寶吃的是副食品或是奶瓶添加物?


最初的副食品應給予什麼呢?一般建議可使用的食物有以下數種:


1.嬰兒穀類食品以補充熱量及鐵質,可以1:6重量比與母乳、配方奶粉混合(熱量約108cal/l),或與水混合(熱量約52cal/l);通常單一穀類(預煮過,已部分水解),尤其米(即一般的嬰兒米粉)的接受性相當良好。


 


2.較稀的泥狀蔬菜、水果及肉類均可,至於其使用順序並不重要。


 


媽媽們看到這裡,應可以很清楚了解,副食品與奶瓶添加物是完全不相同的,而嬰兒麥粉也並不是首選的副食品。


 


多樣化副食品可平衡營養素吸收


由於副食品中通常含有多量醣類,因此可以將配方奶粉為單一食物的熱量來源的缺點予以平衡。至於較高蛋白質含量的副食品,例如肉品,也可以與較低蛋白質含量(如水果及果汁),兩者間做一平衡。


 


從熱量角度考量,起初副食品可能因份量少,只佔全日熱量1/10不到;但是一至二個月後,多半已可佔約1/41/5的比例。我們要提醒的是,每日應給寶寶12次的副食品餵食(四~六個月大時),而種類則應多變化,才能在多樣化中提供各類營養素的補充。


 


應給予嬰兒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1)因應寶寶必然發生的厭奶期


2)及早練習寶寶咀嚼的能力


3)只由母乳或奶粉供給寶寶營養並不夠


4)副食品餵食與語言發展有關


5)適時提供並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1.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


2.會注視家人進食,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


3.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


4.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且有伸手拿取的動作。


5.餵奶時不如以前專心,並且時間較為拉長。


 


促進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1)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2)配合寶寶副食品餵食的時機


3)首先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4)寶寶的初期咀嚼需要多次反覆練習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相信仔細看過以上說明,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明瞭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身為兒科醫師,我們堅持應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左右親友不當的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使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利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