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問教養專家~~生活習慣篇




老人家都說,不要寶寶一哭就去抱,才不會寵壞他,這樣對嗎?




Q:老人家都說,不要寶寶一哭就去抱,才不會寵壞他,這樣對嗎?




 




A:除了老一輩常會對新手爸媽如此耳提面命,美國小兒科權威班傑明.史帕克(Benjamin Spock)也在史上最暢銷的育兒經典《育兒寶典》中提醒,寶寶就是用哭聲控制大人。然而新的大腦研究發現,嬰兒啼哭時,如果沒有得到照顧者的回應,持續不斷的哭,約超過三十分鐘,大腦裡跟緊張焦慮有關的激素可體松(Cortisone)就會大量分泌,這個分泌量高到一個程度,其實會損傷腦部。心理學上,寶寶的哭聲是他與外界唯一的溝通管道,不管是餓了、累了、尿布濕了,總之寶寶就是不舒服才哭。要是寶寶不斷的哭,大人卻冷處理,久而久之他會有「我需要幫助時,不管怎麼努力,都不會有回應」的認知,如果寶寶經歷了這個幾近絕望的過程而不再愛哭,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寶寶老是吸吮手指,要禁止嗎?




Q:為什麼寶寶老是吸吮手指,要禁止嗎?




 




A:原因:嬰兒是經由吸吮動作,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之後才用手和其他感覺器官認識周遭的事物。從一開始吸吮整隻手,到鍾愛大拇指,可當做寶寶的生理發展指標。在支配身體的過程中,也促進了大腦、手眼間的協調能力。




 




爸媽可以這樣做:寶寶吃手指或啃咬一切拿得到的東西,是他對世界的最初探索,暫時毋須理會。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抑制能力逐漸成熟,爸媽可提供咀嚼機會,轉移他對吸吮的需求。




 




 




 




未滿兩歲的小孩愛吸手指頭,怎麼辦?




Q:未滿兩歲的小孩愛吸手指頭,怎麼辦?




 




A:Dr. Spock''s育兒寶典》一書指出,六個月以後吸吮手指頭,多半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手段。除非孩子一直吸到六歲,否則對於恆齒的生長不會有太大影響。《學步兒父母手冊》也強調,學步兒脫離舒適愜意的襁褓,面對未知世界,是內在獨立與倚賴兩個力量衝突最劇烈的時候,吸吮手指頭可以給他慰藉,這是發展過程中很自然的需求。




 




與其斥責孩子,或是強將他的手從口中拉出來,不如給孩子一些正向幫助:




◎讓他知道,總有一天他會長大,而且不再吸吮手指頭。




◎提供一些雙手活動,例如指畫、捏麵團等,減少吸手指的時間。




◎在天氣冷時為他帶上手套。




◎給他額外的關愛。




◎確定他有足夠的休息及睡眠。




 




最重要的是,儘量不要把這件事太過慎重其事的放在心上,孩子會察覺到你的情緒,然後逆其道而行。三到六歲間,一般的孩子會逐漸改掉吸吮的習慣。




 




 




 




為什麼兩歲小孩一直說「不要」?




Q:兒子兩歲一個月,很愛說「不要」,我們整天問什麼都說「不要」,就算冷到流鼻涕也不肯穿背心,尿布不肯換也不肯穿……整天都在反對!我該怎麼跟他溝通呢?




 




A:孩子自出生起,便藉由他的感官來接觸環境、探索環境,建構對世界的認識。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在與環境互動中,逐漸發展自我的掌控感,這也就是看似「為反對而反對」——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孩子發展「自動」與「自主」的成熟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照大人指示,能夠自己做決定!




 




針對孩子這種「怎麼樣都不要」的狀況,家長可以藉由以下方法來因應:




1.將「疑問句」改為「肯定句」,例如:將問句「你要不要穿外套?」改成「我們把外套穿上。」並可簡述需要穿外套的理由,如「天氣變冷了。」




 




2.將「是非題的問句」改為「選擇題的問句」,例如:將「你要不要穿外套?」改成「你要穿這件紅色外套,還是綠色外套?」孩子年紀還小,或許不容易自發性的做出適切的判斷,但家長給幾個選項讓孩子來選擇時(如果孩子年紀小,選項兩個即可),一來是能引導孩子發展「自動」與「自主」的能力,二來是不管選了哪一個對孩子都好,也可讓孩子獲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唷!(何采諭
臨床心理師、兒童繪本作家)




 




 




 






http://www.parenting.com.tw/QA/QAList.action?idTyp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ith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