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與配方奶的差異
人類是哺乳動物,寶寶本來就應該吃媽咪的母乳。『喝母乳長大』VS『喝配方奶長大』之成長差異有:
< 不完整的營養素 >
嬰兒奶粉號稱添加了各種重要的營養素,如:DHA......等,嬰兒奶粉所以會加上這些營養素,是因為我們不斷發現到母乳中的各種營養素對嬰兒成長發展的必要性而趕緊添加。
然而配方奶中究竟應該要添加多少的量?添加後的吸收利用率又是如何?對嬰兒短期及長期的影響是什麼?仍有很多的未知數。
研究發現,吃配方奶的嬰兒〝智能發展〞較餵母乳者差,這樣的差別一直到成人期仍存在,營養素的不完整或許是因素之一。研究也發現吃配方奶的嬰兒青春期時的血壓較高,成人期的血中膽固醇量較高,肥胖的機會較大,這都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嬰兒期的營養選擇。
< 缺乏保護因子 >
當媽媽接觸到環境周圍的病菌時,體內會產生抗體對抗病菌以保護自己,這些抗體也會進入母乳中保護她的寶寶。研究發現這種抗體中有一種特別的分泌成分保護,進入寶寶的胃中不會被分解破壞掉。
配方奶中並沒有這些活細胞或是抗體。雖然市面上有一些免疫球蛋白添加物的販售,但是當這些外來的蛋白質進入胃部被分解消化後,究竟還有多少功能,則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的。
美國的研究發現,吃配方奶的寶寶得到嗜血桿菌感染的機會比吃母乳的寶寶高出4到16倍,因為任何細菌感染住院的機會高出十倍,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多出1倍,中耳炎的機會高出3~4倍。
< 誘發過敏,引發體內發炎反應 >
配方奶是以牛奶蛋白為基準,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研究發現有過敏家族史的孩童,餵食配方奶後產生過敏的機會比較高。由於過早接觸到外來蛋白質,也可能引發體內產生不當的免疫反應、日後慢性疾病,如: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較大。
< 含有重金屬 >
配方奶中的鋁及矽的含量為母乳的數十倍到數百倍,對寶寶長期的影響仍不清楚。
< 細菌污染的機會較大 >
在歐美地區這兩年仍有新生兒因為配方奶中的細菌污染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死亡。每一年,世界各地都有配方奶遭受到污染而被迫回收的案例。配方奶中可能含有基因改造食物的成分,是否會造成新的過敏原,增加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等也仍是未知數。寶寶和照顧者有肌膚接觸的機會可能會減少,這或許也是智力發展差異的原因之一。
母乳中的電解質,包括鐵的含量都較牛奶低,但是它的吸收利用率甚高,所以嬰兒的血中含量正常,也因此減少嬰兒腎臟的負荷。有研究發現,多餘的鐵可能為小寶寶體內害菌所用,加上配方奶裡也缺乏免疫球蛋白等抗感染成分,喝配方奶的小寶寶較容易生病。雖然大多數吃配方奶的嬰兒在一個富裕、安全、衛生及充滿愛心的社會環境中可以無大礙的成長,然而一些慢性長期的結果可能是我們短期內無法看到的。
而地震、颱風、缺水、斷電的各種無法預料到的危急狀況下,更再再顯示出母乳的必要及隨手可得性。因此,當我們選擇一種母乳替代物之前,我們應該先想辦法讓寶寶和媽媽可以在一個受到支持及保護的環境下,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一樣,從出生後馬上開始完全哺育母乳到六個月,並且在添加副食品之後,持續哺乳到兩歲以上。
母乳內可加入配方奶嗎??
『不建議把配方奶和母奶混在同一奶瓶中,配方奶有固定的沖泡比例,多少奶粉配多少水,這個比例關係到滲透壓,而母奶和配方奶的滲透壓不同。這裡有說到奶粉滲透壓
http://www.pediatrics.com.tw/%E5%A5%B6%E7%B2%89%E5%BB%A0%E7%89%8C.htm
為了寶寶的發育,各先進國家對於嬰兒奶粉的成份都訂有相當嚴格的品質要求,例如大至成份中間蛋白質、脂肪、醣份、礦物質各含多少比例;小至礦物學中間的「鈣/磷比」的高低、滲透壓的多少、以及蛋白質、脂肪中間的各種細部成份、都有一定的範圍,要在這些範圍之內才能稱為合格。
母乳裡頭的活細胞, 在不同的滲透壓下細胞會破裂死亡, 細胞外的濃度高, 細胞會脫水, 細胞外的濃度低, 細胞會漲破。
之所以不建議混在一起,是因為活細胞會因此被破壞。 母乳中的某些營養成分也會受到配方奶的干擾, 影響吸收。
母乳+配方奶餵食的方式很簡單,例如寶寶一餐喝150cc的ㄋㄟㄋㄟ,母乳120cc+配方奶30cc,那就溫120cc的母奶、用另一支奶瓶泡30cc的配方奶給寶寶喝,這樣就OK啦~母乳+配方奶沒有30cc、30cc換奶的問題。
添加配方奶一般來說只要寶寶適應的好,就不會有拉肚子的問題產生,所以,你開始加入配方奶給寶寶喝後,一定要觀察寶寶便便的狀況,如果拉肚子或硬便,就是寶寶對配方奶適應不良,必須暫緩配方奶的餵食量,例如從30cc減到20cc試試看,還是適應不良,就要考慮換廠牌囉,,,
我詢問過奶粉公司的營養師關於小朋友如果要換奶(母奶+配方奶,更換配方奶品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他們的建議是:
因為配方奶只是搭著喝,大部分(60-70%)還是以母奶為主,所以不用換奶,直接換品牌沒關係。
除非是完全喝配方奶的小寶寶才需要一湯匙一湯匙的換喔!因為怕他們的腸胃一時受不了,變成敏感體質就糟糕了!
留言列表